宴席後,回驛站稍稍修整了一番後,對真如道:“我去一趟周家,跟周老爺子他們說說這周昌海的事兒。哦,我們在金州也盤桓了三天了,明日是一定要回風白縣的。你趕緊使人收拾整理好,明日一大早我們就走。”
真如點點頭道:“嗯,我知道了,你趕緊去吧,早去早回。”
宗澤來到周府,被門房的人徑直帶到了周老大人的書房。因著昨天周昌海已經給周老爺子講過這事兒了。因此對宗澤今天的來意,周老大人是非常清楚的。
二人也算是半個師徒關係的,周老爺子也不多說,直接問宗澤:“你今日前來,可是為昌海的事兒而來?”
宗澤一聽,看來,這周昌海已經將這事兒跟周老爺子講了。於是,宗澤趕緊拱手答道:“學生正是為此事而來。昨日宗澤跟昌海兄一席暢談,甚是覺得昌海兄乃是做實事之人。再觀昌海兄也有志於此,所以,學生今日就斗膽上門求人來了。”
聽宗澤說完,周老大人笑道:“你小子可是越來越會說話了。什麼你斗膽求求人,是那小子求你了,你今天才上門來說的吧。你可真是會給他面子,白擔個求人的名頭。行了,這事兒,我是沒意見的。昌海年紀不小了,他想自立我當然會成全的。”
“不過,他爹的念想我一直都知道的。你既然來了,就跟他爹好好說道說道吧。也省的他們父子倆見天的鬧脾氣。”周老大人讓宗澤去做周大老爺的思想工作。
按之前打聽到的訊息,宗澤也猜出周大老爺的心結的。看來,今日說服周大老爺絕非易事的,不過,有難度才有挑戰嗎。反正周老大人已經同意了,就是周大老爺不同意,對周昌海出門做事也沒什麼阻礙,只是父子之間失了從容而已。
宗澤跟周老太爺說了兩句後,最後又順便辭行:“學生明日就會迴風白縣,今日就先給老大人您辭行了。”
周老大人唔了一聲:“你到金州城已經三天了,天冷不好走,你也該回了。去吧,去吧。一路小心。”
宗澤拱手謝過後,又閒話幾句,就辭出,往周大老爺的書房而去。
周大老爺在書房接待了宗澤。周大老爺還不知道周昌海找宗澤求事的事兒的。待聽得宗澤說明來意,知道自己兒子想不讀書而出去做事?周大老爺當即拒絕道:“不行,此事絕對不行。”
因為已經知道周老爺子的態度,宗澤跟周大老爺說起這事兒來,就特別的有底氣。
可惜再有底氣都沒用,無論怎麼說,周大老爺都說:“不是正經讀書出身。一個秀才功名能得什麼好官職,做個小吏,就算能賺錢,那也太辱門風了。”
宗澤趕緊道:“世伯請放心。我知貴府乃是書香門第,昌海兄又有秀才功名在身,我怎麼會讓他去做小吏呢。他去了我那邊,必定是有品級在身的,絕對不會讓他做個不入流的小吏的。”
周大老爺只是不同意:“那也不成,又不是正經功名出身,一個秀才,撐死了一個八九品的小官,日後升職那也是無望的,在外人看來,跟個小吏也沒什麼區別的。這小官做一輩子也就那樣。”
見周大老爺如此冥頑不化,而且還好高騖遠的很。宗澤忍不住在心中吐槽,真是叫花子還嫌飯餿。看看自己一輩子碌碌無為的,你兒子自己都覺得心力有限,無心再考了。按你這種邏輯,要是你兒子一輩子考不上,那寧願在家閒著,也不要出去做事。難道讓兒子也碌碌無為一輩子不成?
當然腹誹是腹誹,這話宗澤可也不好直說的。宗澤想了想,知道周大老爺的心結,趕緊利誘道:“我知世伯是懷才不遇,所以才想讓昌海兄能進士及第,光宗耀祖。可是光宗耀祖的方式有很多,不見得一定要科舉出仕才行的。宗澤這次來興安是決定大幹一場,有所作為的。”
“宗澤今年也還未到弱冠,我的仕途肯定不會止步於此的。他日,我一旦有所進,這興安也是需要人的。昌海兄對興安有興起之功,想來到時,我要是舉薦一二,上官也會有所考量的不是。這跟您心中想的科舉出仕做官,不過是殊途同歸而已。”宗澤趕緊講話說透了。
看這周大老爺的頑固勁兒,這周昌海在家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不為別的,就為一個有為之人的前途著想,宗澤今天也是要將周大老爺說服了的。
聽完宗澤的分析,周大老爺有點鬆動了。是啊,自己這麼多年的糾結,很大部分不就是二弟能出仕為官,而自己不能麼?所以才想在兒子身上找補的。
見周大老爺心動了,宗澤趕緊口若懸河的繼續遊說起來。待聽得周老爺子也同意了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