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花。
虎子和周圍的小孩還有大人都被西韋的一系列舉動給弄驚呆了,過了半天虎子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旁邊的大人也才把兩個小孩子給拉開。他們也不明白西老大家這個小不點兒是咋的了,怎麼二話不說上去就把堂兄來個滿臉花。不過這是人家西家自己家的事,他們也不好摻合,況且西明全夫婦那個樣子,他們也不願意給自己找事。
事後,三叔領著西虎和老爺子老太太好一頓磨嘰,不過爺爺奶奶哪有閒心管那些啊,大孫子躺炕上人事不醒的,老三不說幫著想想輒,反而拿小孩子打仗這樣的小事兒來煩心他老兩口,老太太心裡堵了好久,一直到西遠好了才順過氣。不過她不知道,自己大孫子內裡已經換了個新靈魂。
也許是西韋去年的英雄事蹟給西虎留下了心裡陰影,也許是自己比西韋大,欺負了弟弟一定會被大人罵,總之不管什麼原因,西虎還真是輕易不敢招惹西韋。
☆、第34章 趕集下
“哥哥,哥哥,你看那個燈籠。”衛成跑過來扯著西遠的手,他看好那個燈籠了,想讓哥哥給買。
“哥,哥,我要這個。”西韋就比較直接了。
西遠走近了看,原來是一個老漢在賣燈籠,西韋看好的是一個兔子燈籠,用細紗堆出紋路形成兔身,兩隻紅紅的兔耳朵,還有紅色的三瓣嘴、兔眼睛,吸引西韋這個小傢伙的不是別的地方,就是兩個兔眼睛,也不知道做燈籠的人怎麼弄的,用手指一碰,兔子的眼睛就會動一下,這讓西韋很稀奇。
衛成看好的是一盞老虎燈籠,老虎的全身是黑黃二色的花紋,腦門上還有一個“王”字,把燈籠提起來後尾巴還會動。西韋不得不佩服古代也是有能工巧匠的,就這做工在現代也能憑著手藝吃飯了。
問了下價錢,比別的燈籠要貴好多,西遠又買了兩個大紅燈籠,底下帶著黃色的穗子,一共給了老漢五百文錢,同時也跟老漢講了半天價錢,讓老漢把柱子看好的那個大紅鯉魚燈籠送給他,柱子抱著那個鯉魚燈籠很緊張,他知道如果老漢把這個贈給他們,他就可以拿回家,如果老漢不贈,小遠哥哥要添錢買的話,爺爺奶奶一定不會讓,一定要給哥哥錢,到時家裡大人心疼錢他就得捱罵。
西遠磨了半天,老漢無奈,要西遠再添十文錢,說是本錢,西遠給了他二十文,另外十文錢給幾個孩子買了二包小蠟燭。
三個孩子高高興興地提著燈籠,也不亂跑了,怕萬一把燈籠碰壞了。西遠摸了摸自己癟了的錢包,他自己的私房錢加上從奶奶那裡耍賴要來的零錢都給孩子們買燈籠了,不過還剩下幾文,西遠也沒留著,給幾個小傢伙一人買了一串糖葫蘆。然後領著幾個孩子去找家裡大人。
奶奶他們正在布莊那研究買什麼布做衣服呢,奶奶看好了一匹藍色帶小碎花的布,看著漂亮又素淨。可是奶奶有點閒貴。老太太有年頭沒來過萬德鎮了,平時在家裡花錢都是幾文錢幾文錢的花,這幾十文、上百文的花她不習慣也捨不得。王三奶奶也一樣,兩個老太太嘀咕半天了,旁邊西遠娘和王大娘也是,在那相中了東西卻捨不得錢。布店的夥計都不耐煩了,看著幾個人直撇嘴。
西遠一進來立刻扭轉了局面,西遠會講價啊,兩家要買的東西放到一塊講,我買這麼多你還不給便宜點。最後店鋪的夥計都快被西遠給講哭了,一個勁地說你這個價我要是賣了掌櫃得罵死我。
西遠一看真的到價了,就又給少漲了點,夥計才同意賣了。
奶奶和王三奶奶他們也不糾結了,在他們看來,人家的東西賣的就是那個價,小遠一通白話少給了那麼多,這是白撿的便宜啊。人都有佔便宜的心理,覺得這是自家合適,有便宜不撿是傻瓜,所以很痛快地把布買了下來。
那邊西明文和王順伯伯也把過年要吃的嚼過買差不多了,一個農戶家,過年也不過是幾斤肉,再給孩子買點糖果而已。這時候西遠看見不遠處有一處地攤子,賣的是凍魚。彥綏縣這邊沒有大的河流,所以不產魚,夏天根本沒有魚賣,這魚估計是冬天裡鑿穿江面上的冰打上來的,一上來就凍住了,也不會壞。
“爹,給我點錢,我去買點魚去。”家裡的錢沒出門前奶奶就把大錢都給了西明文,她自己歲數大了怕拿丟嘍。
“買魚乾啥,做了也不好吃,那魚可腥了。”家裡很少吃魚,也不會做,以前曾經買過一回凍魚,不過做好了一股子魚腥味,一點也不好吃。
“沒事兒,等我做就不腥了。”西遠死皮賴臉地要了一百文錢,來到了魚攤子那裡,魚倒是不貴,西遠花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