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作為西家長兄,親自領著拜會,充分顯示家裡對西勇的重視。
那幾位名師碩儒,雖然看著葉先生情面,接受了西家子弟的拜訪,其實,心裡並未把他們當一回事。
北地無才子。
這是大燕國朝廷上下,對北地來的人統一看法。儘管歷年的科舉考試中,不乏來自北地,考中進士的學子,但是,卻大多才能平平,沒有什麼作為,也沒有什麼驚人的才華。
本來嘛,北地蠻荒,人們生活貧困,識字的都少,即使富家子弟,見識也有限,哪裡如江南中原一帶,世家雲集,累三世五世之資財詩書,成為書香世家,培養出來的子弟,自小受詩書薰染,才學、談吐、見識,均不同凡響,人物風華,獨具風流。
北地來的學子,和這些人一比,本人就開始自慚形穢,覺得有云泥之差。自己對自己都沒有信心了,別人當然也不可能高看到哪裡去。
所以,北地無才子,是大燕國人們的共識。
葉先生的幾位好友,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接見的葉氏子弟,何況,葉先生在書信中對西長飛並無一絲讚譽之意,大傢俬下里,只是以為普通學生來京師應考,葉先生卻不過師生情分,不得不予以引薦。
前者,西家老三,西陽拜會,只是帶了些禮物,匆匆說了幾句話而已,不過,從中還是能看出,這個年輕人舉止有禮,從容穩重,以北地來的人標準來衡量,已屬於上乘,不過嘛,幾位先生都是學問大家,看重的當然不是這些。
及至西遠帶著西勇西長飛登門,一番言辭下來,大家對西家子弟看法紛紛改觀。
首先,就西遠本人來講,曾經幫著葉先生著書立說,先生《大燕古今服飾考》自序中,曾經專門提過,此書能成,多賴幾位弟子協助,其中第一位就是西長關,而且,葉先生還特意提了一筆,雲,西長關才華學識不讓當世年輕才子,然無功名之心,淡泊寧靜,自己雖為其師,卻於此子身上受益頗多。
能得葉先生一聲讚賞都不容易了,何況如此推崇,所以,讀過這本書的人,都很好奇西長關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
如今,西遠往那一站,雖只是中等品貌,但是,舉手投足,從容儒雅,不驕不躁,與其把談,如沐春風,忘卻凡俗。
而來參加春闈的解元西勇西長飛,談論起學問來,功底紮實,思維敏捷,驚才豔豔。
不愧為葉先生的高徒!
幾位老友這才反應過來,葉先生居北地二十幾年,以前一直蟄伏,於今才介紹學生入京拜會,哪裡是因為師生之誼,不得不介紹一二,這分明是先生的得意門生,跟他們顯擺來了,顯擺自己收了好學生!
“明年春闈,皇榜之上,必有西長飛之名。”與西家哥倆把談後,這是幾位先生的共識。
而西遠,帶著西勇將該拜會的幾位拜會完,就開始領著幾個弟弟,在京城玩開了。
什麼太液清波、廊橋夕照、章臺疊翠,只要能夠了解到的好景色,都欣賞了一遍。
什麼山八珍海八珍、燕窩雞絲、酒燉肘子,以及各色小吃,豌豆黃、銀絲捲、艾窩窩、驢打滾兒等等,只要能找到的,都吃了一遍。
期間,又應孫葉之邀,到他的山莊玩了個痛快。
西遠這麼捨得花錢“敗家”,連家裡幾個弟弟都感到驚訝,他哥這是咋了,咋這麼瘋狂啊?
不過,西遠這麼做的功效,其他人那裡,只是長了個見識,在西勇這裡,效果卻極為顯著。
西勇因為要參加科舉,所以,難免要結交一下各地同科的學子,互相談論詩書,講講學問。如此,談論完畢,講學結束,大家就要風雅一番,或者找個雅緻的地方吃吃喝喝,或者找個風景優美之處,吟詩作對。
本來,那些京城子弟也好,其他地方來的學子也好,都有些瞧不上北地來的幾位學子。其他人沒有見過那些場面,難免畏畏縮縮,只有西勇不同,這些大哥都領著他們哥幾個事先吃過了玩過了,剛開始見識,難免驚詫,不過,見識過了,再來,就能夠淡定從容。
本來想看西勇熱鬧的那些人,一看,人家壓根是波瀾不驚,真正談論起來,西勇知道的比他們還多,每種食物的名稱,做法,如何品嚐才能砸麼出滋味,一一道來。
欣賞美景,品析之時,西長飛也是對修建時間,修建緣由,各種相關的趣聞傳說,前人留下的詩詞歌賦,信手拈來。
說白了,那些讀書子弟,並不是各個家庭豪富,想怎麼吃喝玩樂就怎麼吃喝玩樂,如今,真較真起來,竟然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