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類的用品是早就備好的,不需要她們幫忙,反倒催她們快點離開,免得韓元亨疑心什麼。
明瑾曦母女一個暗暗傷心,一個興奮的差點手舞足蹈,很快便坐了馬車回了忠國公府。
117走漏風聲
回到府中,明瑾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讓過目不忘的寶珠將那小冊子完全記牢,再一把火燒得將那小冊子燒得乾乾淨淨,然後找來一樣的空白小冊子仿沈梅的筆跡寫了一篇《憶良人》,再在上面無意識地做了些記號,交給母親收好,防止將來訊息走漏,這冊子或許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長公主與明瑾曦商議將韓靖瑤送去何處最安全,明瑾曦想了一下便說道,“肅北苦寒,歷來自成一體,應該是相對安全的地方,再說義兄義嫂對韓靖瑤的秉性最瞭解,將她送去那裡大家都安心。”
“那冊子如何處理?”
“我已經將那冊子連夜送去給了烏先生,這種事他最會計算,暫時不需我們操心,母親,明日我也想與母親進宮去看三皇子!”
說起自己這個被人奪去的兒子,長公主心底的痛一波一波地襲來,如今韓元亨與夏後是越來越狠了,剛出宮時隔幾天她還能進宮去看一眼三皇子,這回據上次進宮已經過去半個月,曲麼麼天天去詹事府遞貼子,卻如石沉大海,一點反應都沒有。
手心手背都是肉,長公主覺得不能因為兒子而讓快要生產的女兒擔心,長公主搖頭道:“既然他註定與我們無緣,再時常去看他反而讓大家都難過。”
明瑾曦卻看到了母親眼底的悲愴,沒有辦法,棋差一著便事事被動,在這之前有誰會想到韓元亨會打自己外甥的主意?天下的小孩多了去,什麼樣的小孩不能冒充皇嗣?可他偏偏為難好不容易才得一子的明家。
“母親,我恨他!”明瑾曦終於將這句話在她母親面前說了出來。
長公主眼眶泛紅,她如何不知正是因為她也姓韓,所以夫君與女兒做事才多了顧忌,才處處受制,否則以忠國公在漠南經營多年,自立為王都不差什麼。
“母親也恨。可是他也活不了多久了,最多能堅持到明年!”長公主流著淚緩緩地說道,“否則母親怎麼會輕易答應他如此荒唐的要求?曦兒,咱們再忍忍。很快事情便會有一個結果了。”
明瑾曦則被這訊息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韓元亨一死,才兩歲多的三皇子就是名正言順的小皇帝,這樣一來,誰輔政,誰就是幕後的皇帝。
“可是,三皇子豈不是更危險了麼?”
“母親也曾在宮裡住了十多年,放心,我不會讓你弟弟有事,母親已經準備了兩名與你弟弟差不多大的幼童。待到皇上駕崩,宮裡必定大亂,那時就是將你弟弟換出來的最好時機,至於最後他們怎麼鬧就不關我們的事了。”長公主說出這件事後,心情反而變好了些。恐怕是埋在心底的秘密總算是有人共同承擔的緣故。
明瑾曦聽了也興奮不已,“到時只要弟弟出了宮,我們立刻去山西與父親團聚,再不回京都了。”
“這事還得慢慢籌謀,現下最要緊的是將六公主送走!”
當下二人叫來明七與明十一,一邊給柳濡梅送信,一邊安排人手打算送韓靖瑤去肅北。
可惜很多事都不會按著自己的想象的來。等到一切準備就緒,明瑾曦帶著明七親自去通知韓靖瑤時才發現整個的晉園的人都憑空消失了。
“回郡主,園子裡很整齊,貴重東西也都還在,連鍋裡的飯菜都沒來得及盛出來,被人全部擄去的可能性比較大。”明七去園子裡轉了一圈出來道。
明瑾曦感覺手心有汗泌出。“立刻回府!”
明七眼神一緊,也想到了某種可能,只是還沒得他們上馬,便被左右巷子裡衝出來的禁軍們包圍了。
看到人群中走出來的是孟豐臣,明瑾曦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此人心思叵測,處處有所圖謀,反倒比那些忠直之人好說話。
“孟大將軍,不知瑾曦犯了何罪讓大將軍如此嚴陣以待?”明瑾曦拿出最好的狀態說道。
“我一直不明白郡主成天在折騰些什麼?現成的皇后不願意做,卻大著肚子四處招惹是非!”這回孟豐臣的語氣相當不善。
“大將軍此話何意?瑾曦哪裡招惹是非了?”
“沈梅一介廢妃,苟延殘喘於此,長公主與清河郡主同時蒞臨,太不尋常,沈梅臨死前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不但皇上好奇,本將軍也十分好奇,郡主可否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既然好奇,沈梅在這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