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紗籠的穿法不一樣,男式的籠基是在腰際結一個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雖然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豔。
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
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
這裡的婦女一般都留長髮,捲髮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他們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來接機的是一個男人,看見到一行人穿著隆重的民族服裝,忍不住笑了。
這個男人約莫四十多歲,面板黝黑,牙齒很白,穿著T恤和短褲,從車裡走出來。
“郭昂基!”宋父喊一聲,很熱情。
“吳昂基!”宋週週也喊了一聲。
宋週週小聲的解釋說,“這個男人叫昂基,前面加郭,是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
現在剛好是吃午飯的時候。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
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麵、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
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鹹。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儲存。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
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
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鹹、又辣、又鮮。
用宋週週的話,她對緬甸的美食,又愛又恨。
宋父詢問弄潮中午吃什麼,弄潮說入鄉隨俗,什麼都可以,她不挑食。
“……”一清。
“……”宋週週。
“……”陳喬。
老闆,你在開玩笑……
做了五六個小時的飛機,弄潮在飛機上吃了一些一清自帶的東西,現在食量大的弄潮一會就吃完了。弄潮之所以不講究,因為她餓了……
這是一家緬甸餐館,老闆似乎跟宋父和昂基熟悉,看到了弄潮等人都用漢語說,“你們真漂亮。”
“哦瑪週週,你越來越好看了。”老闆娘笑呵呵的。
說要吃飯,宋週週就說了一些緬甸人吃飯的那些是。
緬甸人不用筷子吃飯,主要以手抓食。
大家圍坐在一張矮桌前,每人面前放一碗清水,進餐者讓手指在清水中洗淨,用方巾擦乾,然後用手指抓取食物,現在有些家庭也使用中式調羹,刀叉什麼,但是不用筷子。
緬甸人大都講究飯菜上齊後才可開始用餐。
入座時,要按男右女左的習俗入座。
他們“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
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所以在吃飯時,須按照男右女左的習俗入座。
端飯菜時,不能越過用餐者的頭頂往桌子上放、尤其是抓食飯菜時,僅可使用右手,忌用左手。
因為他們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控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視作是不潔淨的。
只有父母、來賓開始進食後,子女、主人才能跟進。
吃飯的時候,不允許講令人作嘔的話。發現飯菜之中有髒東西時,要悄然處理,不應當聲張。
陳喬看著一桌子滿是大大小小的碗,宋週週說,“他們吃飯就這樣。”
一頓飯吃的還不錯,今天主食米飯為主,還有水餃、蒸餃,副食有燒雞、烤魚、炸蝦。
桌上放了很多調味料,比如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哩粉……
“這家味道很好……”
宋父正在和昂基用緬甸語交談著什麼,結束後說,“弄潮,你們是要休息還是去自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