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1 / 4)

小說:廢妻重生 作者:蝴蝶的出走

天目陶瓷難以燒製,關鍵在於爐溫難以控制,溫度稍有偏差,極有可能燒製失敗,而且燒製的作品由於溫度的細微變化,形成的圖案也千變萬化,每件都堪稱為「孤品」。

天目瓷器中以曜變、油滴、兔毫最為名貴,而曜變又居於諸名瓷之首。

天目盞,是一種茶器,一隻頂級的天目盞,據說可以換一座城池。

有人說“南宋時期的曜變天目,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妖異瑰奇得不像是人間之物”。

凝視一隻精緻的曜變天目盞,恍如一片星空,繁星點點,神秘莫測……令人心潮起伏。

當代日本、中國的陶瓷科學家、技藝師都想仿製,但終因工藝難度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均未能取得滿意的結果。z國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進行研究,雖然取得一些喜人的成績,但從產品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上還不盡如人意。

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黑色又被稱為玄色,在建盞中,最高檔的幾件瓷器均系黑釉——亦稱烏金釉,尤其是在日本被視為國寶的曜變天目盞,三件的釉色均為一樣的黑釉色,而在黑釉的基礎上燒出藍色光斑,猶如湛藍夜空中的星系執行,其妙無窮,幻化莫測……

據有關資料記載,曜變天目在Z早已失傳,目前僅在日本存有四隻宋代天目茶碗。

第一件:曜變稻葉天目,高7。2cm;口徑12。2cm;底徑3。8cm。

收藏於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日本國寶級,其釉色潤澤,近口沿部位釉較薄,呈褐色,近底及圈足處,釉聚而致油黑髮亮。胎質堅細,與同期各建盞最優者。修胎尤其工整。

第二件:曜變天目,高6。8cm;口徑13。6cm;底徑3。6cm。

收藏於日本藤田美術館國寶級,此盞與第一件一樣,曜斑較之少,但藍色光斑及依稀可見的銀毫,而呈現出別樣優雅。

第三件:曜變天目,高6。4cm;口徑12。2cm;底徑3。4cm。

收藏於日本大德寺龍光院國寶級,此盞與前兩件器型和釉色一樣,曜斑較之最少,但藍色光斑亦最少,許多白色斑點似應在適當窯爐條件下呈現出藍色光斑。但依然被日本視為國寶。

第四件;曜變天目,高7CM、口徑12CM、底徑3。7㎝。

現藏於日本美秀美術館深弧腹,口大足小,圈足淺挖,此碗為準曜變,與前3個國寶曜變天目有所區別,次於國寶。

此四隻件為世界上僅存的完整器。

其器型均為斂口深腹,胎質一致,釉色一致,修胎工藝一致,可以想象,可能為同一工匠所為。

單純這樣的經過特殊選擇的胎土,其修胎工藝和曜斑呈現方式,似為有意為之;而其曜斑呈現不一,取決窯爐條件,也說明,獲得這樣的美麗曜斑之不易。

曜變天目與稻葉天目(第一個叫稻葉天目),均是宋代建陽窯燒製的黑釉窯變奇品。

所謂曜變,就是在黑釉器上出現的灰色或漆黑小斑點,斑點周圍有一圈銀藍色的暈環。

所謂稻葉,就是在瓷器釉面上出現的黃褐色小圓點,猶如稻葉上的菌斑。

而所謂天目,則是比喻這些黑釉器的斑點,猶如夜空中閃現的繁星,給人以神秘奇幻之感

在這裡不得不提日本還存在第五隻。

史載織田信長在戰事進展的重大關頭來到了本能寺,他竟然隨身帶著一隻曜變天目盞。

前一個晚上信長在本能寺舉行茶會,一直到後半夜才睡覺,這是這個曜變天目盞最後一次露面,第二天在明智光秀點起的火燒本能寺的大火中,伴隨著織田信長的最後絕唱,這個曜變天目盞被毀!

而Z國唯一曜變天目,是杭州建蘭中學出土,可惜不是完整的。

此件為目前所見曜斑最為璀璨繽紛者,其外部亦有藍色曜斑。此件的出土,證明曜變天目確實存在,且為當時宮庭所珍藏的。

現在被私人收藏,那個人並不老李頭,而死屬於國家的一位人物。

秋夜擇衣給老李頭打電話,老李頭得知弄潮手上有個曜變天目盞,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於是反覆確認,“你說啥?你確定是曜變天目盞?”

要知道,在Z國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曜變天目盞,而且也沒有出現第二個。

對於曜變,至今還沒有公認的仿品問世!

至今還沒有公認的仿品問世!

足見曜變天目盞製作之艱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