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這會兒正在整理倉庫,不知是幹活幹得太投入,還是心裡面在想著別的事情有些走神,這會兒竟是沒聽見馮三孃的叫聲。
馮三娘不由又叫了李柏一聲,李柏這才回過神來,朝著馮三娘看去。馮三娘給他說了放信的地方,他這才拍了拍手上塵土,上樓去取信了。
信很快就取了來。
秦妙接過信來看了一眼,一封信來自京城,應該是四皇子的來信。還有一封信來自通城,大約應該是沈公子那邊的來信。
開啟信封,看了眼信上面的內容。來自京城的那封信的落款落了個“四”,是四皇子的來信無疑了。心中寫了糧種試種了一些,長勢確實不錯,朝廷已經對縣令楚元頒了嘉獎令,官職上升是少不了的。此外又提了句,那枚吉祥如意的玉佩望秦妙收好,日後遇到難處,儘管來找他。之後便沒再說別的,一封信到此就完了。
秦妙能猜到,四皇子押了那麼多的優質糧種回京,定是得了皇上的誇讚,不然也不會如此有誠意的提起那枚玉佩,並許以日後的幫助。
然後拆開來自通城的信,信的落款處落著沈公子的大名,沈耀康。字跡和秦妙之前在八仙酒樓的選單上看到過的一樣,甚為好看,有風骨,有性格,一筆一劃,組合在一處,很是順眼。
信的內容提起秦妙給他配的那些藥,藥效很是不錯。如果方便,請再寄一些藥丸過去,酬勞方面自然是從優。收信的地址為齊州的梧桐大街的沈宅。想必沈公子寫這封信的時候正好途經通城,而沈公子的家,應該是這個收信的地址,齊州的沈宅。
回想起來馮三娘剛剛提起過,這兩封信寄過來已經差不多一個月,因為她一直忘了託李柏送信,所以這會兒秦妙讀到兩封信的時候已經是信件寄到太豐糧店之後的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沈公子的藥肯定已經吃完了。
秦妙打算抽空再配一些性子溫和的藥給沈公子寄過去,待日後見面把了脈之後,再修改藥方。
正想著藥方的事情,視線往信紙的後面一掃,之間信的後半部分提到了縣裡面的幾件鋪子的情況,一共有三間鋪面可以騰給秦妙,一間藥鋪,一間布莊,一間米鋪,大約是考慮到秦妙的神醫身份和開過太豐糧店的經驗,特地給騰了一間藥鋪和一間米鋪,至於布莊,興許是趕巧趕上了。
第212章 遠親
說起來藥鋪,秦妙便想起來鎮上回春醫館裡面的那個夥計。
那個夥計背後來了這麼陰損一招,還得秦妙差點被綁架,此仇沒想起來就算了,現在想了起來,說什麼也得報了!當初沈公子只幫著肅清了綁架她的人,而這個夥計,因為只是動了下嘴皮子,沒有確切的害人行動,所以就沒收拾他。不過在秦妙看來,這個夥計,雖然沒膽子動手害人,可是他的心裡是極看不慣她這個小丫頭的,留著遲早要壞事,不如儘早除去的好。
一面琢磨著如何收拾回春堂的夥計,一面將信紙摺好,收進信封。信紙的最後面留了縣裡交接鋪子的地點和管事的姓名,所以這封信要妥善保管。
看過了沈公子的信,對於這一次去縣裡,秦妙的心裡踏實多了。
至於四皇子那邊,隔得太遠,眼下秦妙還沒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事情。不過有備無患,那枚吉祥如意的玉佩還是妥善保管的好。
收起了兩封信,秦妙便將此行縣裡的目的給馮三娘說了:“三大娘,前些日子天兒太熱,不方便出門,眼下夏天最熱的天兒已經過去,一早一晚的還算涼快,我便讓我大哥趕了馬車去縣裡。去拜訪朱老先生。你若方便,就帶秋兒一起去吧。”
之所以扯了天氣當由頭,實在是秦妙不想讓人起疑她如何就知道了朱老先生的下落。
果然馮三娘立刻接話說:“方便,方便,怎麼不方便呢。之前天熱不好出門就算了,現在天氣涼快了,正好出門子去給秋兒拜師傅。糧店這邊柏哥兒幫忙照看著就好,最近他一個遠親來投靠,那家裡的小子是個伶俐的,正好可以在店裡幫忙。”
“是麼?”秦妙看向李柏,“李大哥,你家的遠親什麼時候來的鎮上,都安置在何處?”
李柏停了手上的活兒,回答說:“來鎮上的日子不長,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有空,我想帶你去見一見我那遠親。”
秦妙今天夜裡是要留在鎮上過夜,好在夜裡的時候去那座宅子裡補庫存。而明天則要帶了馮三娘和馮秋啟程去縣裡。所以如果要去見人,只能今天下去。
於是對李柏說:“不若就今天下午吧。”
李柏聽了沒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