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氣也氣過了,蕭懷瑾起名“柳不辭”把她噁心了個透,還得捏著鼻子替他鎮壓大局,眼下得了他設行臺的訊息,一時間都沒了氣的心情。
“督糧參軍何賜學……”她拿起奏章,意味深長地盯著對面的何道庚,韋無默在一旁心驚膽戰看著,擔心這堂兄妹又要起爭執。如今太后與何家的關係微妙,不能再因何貴妃的事打破了彼此的平衡。
結果何太后倒笑不笑的,將奏章扔到了何道庚的頭上:“送自己的侄女去幷州,可如願矣?”
何道庚本以為她要大發雷霆,卻見她沒追究,不禁鬆了口氣。
他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皇帝居然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好嘛,夠膽兒!居然帶著黃鉞,自封都督中外軍事,在交戰邊境設了個尚書檯!真是小看他了!
當然尚書檯運作起來不容易,哪怕臨時尚書檯,人事分工上傳下達都很複雜,幷州這尚書檯能順利運轉,還是靠了他一貫明理懂事的侄女何韻致。
所以他剛得知這個訊息時,也是五雷轟頂,一時間找不回魂兒來。
是該驚詫於侄女兒處理政務居然有條不紊、頗有天分;還是該驚詫於她明明有機會把皇帝請回來,卻沒有這樣做,反而用她哥哥的名義,留在幷州當參軍?
彷彿世界都為之坍塌,何道庚也是醉了。他看不懂他的侄女,也看不懂皇帝,看不懂德妃、看不懂武修儀……啊!!!!!
他看不懂的太多了,他覺得自己兩眼被泥糊了!
啊!!!!!
什麼何賜學,騙騙幷州那群土包子就罷了,好侄女啊,你有想過我們在長安多被動嗎?長安人,長著眼的啊!你哥哥何賜學他前天還在長安城轉悠呢!
這種事……真是……該打斷誰的腿?
何道庚氣得急得鬍子一夜長了三尺。
朝廷裡不乏明眼人,陛下因皇后難產而死傷心得數月不朝,轉頭在西北邊境冒出個“幷州大行臺”和柳不辭大將軍,仔細想想都明白是怎麼回事,天子不在宮裡這件事瞞不了多久了。
尷尬的也不僅僅是何賜學。君不見謝二公子謝庭顯,每天都兢兢業業、往返於紫宸殿和尚書檯,結果奏章裡,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