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之前俞氏是因著皇家臉面,召徐氏進宮責問,便是一時不查冤枉了徐氏,她作為肅王嫡母,中宮皇后,也不過是太過心急,這冤枉也只能冤枉了,只需事後好生安撫,旁人即便心裡有些想法也不敢說些什麼。
而如今,俞氏卻是事先謀劃,想要陷害肅王妃,好叫肅王在王室宗親面前失了臉面,此等行事,不僅叫人心驚,也實在是玷汙了這皇后的名聲。
整個殿內聽不到一點兒的聲音,眾妃嬪見著太后和皇上鐵青的臉,當下也不敢出聲,就連最得皇上恩寵的穆妃,此時也安安靜靜站在那裡,不敢多言一句。
只等著看皇上和太后如何發落俞氏。
“都退下吧,朕要和皇后單獨聊聊。”皇帝看了一眼站在下頭的眾人,冷聲吩咐道。
眾妃嬪一怔,沒有想到皇上會這樣說,等回過神來,忙恭敬地福了福身子,轉身退了下去。
“皇帝既有話要說,哀家也先回去了。這後宮裡出了這些個事,皇帝若不好生處置,往後也不必來給哀家請安了。”
太后說完這話,站起身來,扶著盧嬤嬤的胳膊徑直就朝外頭走去。
走到徐昭和韓子煜跟前的時候,太后才開口道:“徐氏你身子重,站了這麼久,到哀家宮裡坐會兒吧。”
說完這話,才對著站在一旁的韓子煜道:“你在殿外候著,你父皇想來也有話要對你說。”
“是,孫兒謹遵皇祖母吩咐。”韓子煜恭敬地應了一聲。
。。。。。。
殿內,只留下皇上和俞氏二人。
“朕早就告訴過你,你若再不安分,朕必廢后。”
“皇上,臣妾冤枉。。。。。。”
不等俞氏說完,就被皇上打斷了。
“是不是冤枉,你自己心裡清楚,你是什麼性子,朕又豈會不知道?”皇上唇角泛起一抹冰冷的笑意來。
“你以為,鬧出這種事來,叫煜兒在宗室皇親面前失了顏面,這皇位就能落到灝兒頭上?”
俞氏要強了半輩子,求的不過是皇上的恩寵,還有自己兒子的前程。如今親口聽說自己的兒子與皇位無緣,只覺著帝王無情,竟能到如此地步。
灝兒哪裡比不上肅王,她是皇后,他就是中宮嫡子,身份貴重,而他韓子煜,不過是個庶出的皇子。
俞氏臉色慘白,身子晃了晃就跪在地上。
“皇上,您不公平,灝兒乃是中宮嫡出,又是皇上的長子,哪裡比不上一個肅王?”
說這話的時候,俞氏眼中滿是不甘。
皇上看了她一眼,冷聲道:“蠢貨,事到如今你還不知悔改,灝兒就是有你這個母親,才愈發的叫朕失望。”
皇上說著,從袖中拿出一道摺子來,甩在俞氏面前。
俞氏一驚,顫抖著雙手將那摺子撿起來,開啟之後,匆匆看過去。
只看了幾眼,眼中就滿滿都是不可置信,還有濃濃的絕望。
這摺子裡,寫的都是安平侯夫人聞氏如何進宮,如何告知,她又是如何謀劃想要壞了徐氏的名聲,還有那丫鬟錦兒的所作所為,都寫的清清楚楚。
最叫她受驚的,是灝兒近日的一舉一動,也都在上頭,包括他派了手下的人,將半夏弄進宮來。
俞氏看完之後,摺子就掉落在地上,眼神空洞,整個人都麻木起來。
良久,才重重磕了個頭,求道:“皇上,此事不關灝兒的事,都是臣妾一人所為,求皇上不要遷怒灝兒。”
到了這會兒,俞氏深知自己一敗塗地,根本就是再無辯解的可能。
半個時辰之後,皇上以皇后俞氏禮節疏闕,未能好生侍奉太后為由,命停中宮箋表,收回鳳印和寶冊。
一時間,驚動朝野。
安王入宮求情,卻未得傳召,在乾璽宮外跪了整整一夜。
☆、第181章 恐懼
皇上以皇后俞氏禮節疏闕,未能好生侍奉太后為由,命停中宮箋表,收回鳳印和寶冊。
明眼人都看了出來,這分明是廢后的前奏。
一時間,朝堂震驚,後宮妃嬪更是無不揣度皇上的心思。
肅王府,驚鴻院
穆芷徽正坐在軟榻上喝茶,突然君嬤嬤從外頭跑進來,臉色蒼白,眼中都是慌亂之色。
見著她的面色,穆芷徽心裡咯噔一下,手裡的茶盞一個不穩,就落在地上。
“主子!”君嬤嬤臉色慘白,看著穆芷徽的眼中滿是擔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