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不像春妮,不像苗苗,或者三姐四妹,她們過早的見識了這個世道的醜陋和艱辛,小女孩的那點天真早已蕩然無存。
她笑著問:“英雄救美啊?安王殿下,想不到您還幹過這麼浪漫的事情呢!”
安王還未說話,殷明珠就萬分激動的將這個蓋世大英雄如何如何在歹徒的手中,營救她這個弱女子的光輝事蹟,竹筒倒豆子似的,噼裡啪啦的說個沒完。
她眼中神采奕奕,想必這一生都不會忘卻這段美好而浪漫的經歷。
江秋意卻聽出了些端倪,她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麼感興趣了,眼眸慢慢冷了下來,嘴角的笑漸漸淡了,扭頭看了安王一眼,彼此的視線在空氣中短兵相見,安王坦然,卻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愧疚。
江秋意瞬間明白了過來,這姑娘一生難忘的那一場浪漫邂逅,不過是一場處心積慮的陰謀。
“哇,這麼厲害呢!可你說了半天還沒告訴我,你到底多大啊?”
“十四啊!我娘就是十四歲嫁給我爹的!所以我十四歲了也可以嫁人了!”
殷明珠說著賭氣似的看著安王,十分不滿他總是以自己年齡小拒絕自己。
江秋意卻將她拉到了一邊,悄聲的跟她說了好一會話。
一開始殷明珠的眼睛瞪的的,嘴巴都能吞下一整個鹹鴨蛋了,然後不諳世事的小臉蛋漸漸的變紅,到最後直接捂住臉,從手指縫裡偷偷的看了一眼安王,一跺腳,只留了一句話便跑了。
“那,那我,我再等兩年,等,等我長大了,殿下你一定要娶我!”
安王失笑,這個殷明珠一路從長安城跟到石屏,說什麼都要住在安王府裡,安王設計了一場英雄救美誆了殷家無數金銀珠寶,本就心中有愧,便狠不下心來趕走她,卻也她這三天兩頭的躥出來逼自己娶她。
殷明珠才十四歲,安王卻已經二十五了,他十五歲迎了太子正妃孟氏入主東宮,若是她沒有死於那一場刺殺,現在他們的孩子即使沒有殷明珠這麼大,那也比她小不了多少。
所以在安王眼裡,殷明珠就是個被寵壞了的小女孩,算不上女人。
江秋意卻看著屋外殷明珠的背影若有所思,她說:“掌上明珠,可見她的父母是將她如珠如寶的養育著的,要不然她不會這麼天真,這麼真性真情。”
安王也深有感觸,殷明珠的天真無邪和自己的老謀深算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或許他狠不下心趕她走,不止是因為愧疚,還有對那份美好的嚮往吧!
“殿下恐怕沒有想過要殷家的至寶吧?”
江秋意話裡有話,安王自然聽得明白,可他並不尷尬,反而很坦然的說:“確實是個意外,人們常說大秦最富在長安,可沒有人知道下半句,要本王說,長安最富在殷家。”
可殷家並不出名,只隱約有一個大秦首富的名頭,還沒幾個人聽說過,要不是江秋意是個做買賣的,還當真不知道大秦有這麼一個首富之家呢!
第300章出人命了!(三更)
提起首富殷氏,安王先是嘆了一口氣,語氣卻又不由自主的帶了欽佩:“當真算起來殷氏原先也是血統尊貴的世家門閥之一,大秦的開國功勳,制定大秦鐵律的殷嵩便是首富殷家的高祖。”
江秋意驚訝了一聲:“殷嵩?那位巾幗女英雄,大長公主的駙馬?”
“是的,大長公主的駙馬。後來他因制定了殘酷嚴苛聞名於世的大秦鐵律而聲名遠播,倒叫許多人忘了他曾是公主駙馬,其實殷氏這一脈認真算起來也有司徒家的血脈在。大長公主伏法時駙馬擒敵有功,她的孩子全部沒有受到牽連。”
這麼一說江秋意倒有些理解數百年前的那位駙馬,為什麼會出賣自己的妻子,親自將她送上了斷頭臺了。
他捨棄了妻子,保全了家族。
秦律中那些針對女子的不平等條約,也就情有可原了。他是不想,再有奇女子如大長公主般最後下場淒涼。
“殷氏如此顯赫的出身,怎麼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一點江秋意當真是十分好奇的,遙想當年那位駙馬的尷尬處境,他卻還能讓家族繁榮昌,盛頑強的在大秦這片土地上存活下去,不可不畏手段高明啊!
“那是因為殷嵩死前給後世子孫留有遺訓,子孫後代千秋萬世不得入朝為官,只能經商不能從政,還自請貶黜了殷氏的氏族門閥出身,自他死後殷氏後代一直遵循祖訓,甘為最末流的商賈,而且世世代代低調謹慎,漸漸的便被世人遺忘。”
估計當時這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