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之心,逆反之意。正因為如此,秦琬只說了“將功折罪”,卻隻字不提奴婢若是殺了主子,可以免責的事情。
楊家人為了活命,換個族長,那是他們家族內部的事情。若是朝廷縱容奴婢叛主,無疑動搖了社會秩序,縱是捷徑,也不可取。
收到密令後,常青便去找了曹瑞、拓跋勵、岑越、燕舟等人,將密令充作太子鈞令,向他們宣讀。
有太子鈞令在手,大家立刻振奮起來,曹瑞親自上陣,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勸降信,將朝廷的寬厚、強大展現得淋漓盡致,特意強調了附逆可以將功折罪。隨即找了幾十個刀筆吏,連夜抄寫,將這封勸降信抄寫了數百份,全部綁在弓箭上。令士兵站在搭好的臺子上,勸降信伴隨著弓矢,雨點般落進了弘農楊氏的塢堡裡。
此時,弘農楊氏內部,也是怨聲載道。
沒有誰會不把性命當回事,尤其是世家這等養尊處優慣了的人,更是唯有自己的命才是命。眼見自家對抗上了強大的朝廷,誰不惶恐?縱然怨族長也不敢說,唯恐被接連失去兒子、孫子,近乎瘋癲的族長拿來出氣,就只能拿下人出氣了。
短短几日,也不知多少嬌美的女子被拖了出去,多少奴才被打得吐血,保不住小命。尤其是大小廚房的人,提心吊膽,唯恐朝廷大軍攻進來,哪能靜下心來烹調?再說了,縱然他們使勁了渾身解數,那又如何?世家臭毛病多,這杯茶要哪兒的泉水,那碗酪要何時的雨水,這道菜要多少年的雞,那道菜要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