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2 / 4)

小說:女帝 作者:白寒

前實打實的利益,反容易成為將領手中的利器。可能對著異族,也可能對著皇室。

正是顧忌到這一點,本朝一向是訓練與統軍的將領分開,折衝都尉只管練兵,邊陲將領只管帶兵。雖事急從權,邊境多募亡命之徒,卻也不敢真破了祖制,麾下將士仍是府兵居多。一旦開了幕兵的先河,別的不說,朝廷對邊境將帥,怕是再難安心。

秦琬思來想去,斟酌許久,方道:“為今之計,需先檢括逃戶,以增賦稅。土地、稅法、兵制的改革,應徐徐圖之。”

她所說得也正是聖人心中所想,但檢括逃戶也是一樁難事,一是要尋到合適的人,二……“雖是檢括逃戶,也要百姓心甘情願才好。百姓既是受不了沉重賦稅,方成流民,想要他們回來……”

需減免賦稅。

這一點,很令秦琬犯難。

大夏與突厥的戰事,雖大勝而歸,消耗的財帛卻也不少。若是聖人龍馭賓天,邊境來犯,錢糧更是一樁大消耗。還有便是,秦恪若登基,修陵也要開始提上議程。若這皇陵是秦琬的,她當然可以一切從簡,但這是她父親的皇陵,茲事體大,斷不可等閒視之。若再遇上天災**,哪怕是太平盛世,錢糧賦稅也是不夠的。

說來說去,還是戰爭的禍,兵戈簡直如無底洞般,一股腦地往裡頭添。這也是秦琬迫切地想提拔玉遲的原因,實在是有經營之才,精通數算的高官,幾乎找不到多少。

一想到這裡,她又想到被眾人輕視的“明法、明算”等科目,越發頭疼。

“傻孩子。”聖人見秦琬眉頭緊縮,不由笑道,“流民若歸,減免些賦稅怕什麼?”總比他們什麼都不交好吧?

秦琬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但……“咱們沒有足夠多的田分給他們啊!”

“不急,慢慢來,先選好人。”聖人見秦琬於這些還有些生疏,不由微笑,“再看看這份摺子。”

秦琬打聖人手中接過摺子,平復一會兒心情,才將之翻開。

這份摺子由穆淼所上,觀其顏色,怕是有些年頭。秦琬算一算穆淼做揚州總管的時間,心裡大概有數。

關隴之地,論豐腴本是不差的,尤其是長安諸縣,本是極富饒的地方。許是由於歷經戰火的緣故,這些年卻越發貧瘠,糧食產量不高,偏偏人口又稠密,糧食便有些入不敷出。加上前朝定都得是洛陽,天底下最大的兩個糧倉洛口與回洛都在洛陽附近,大夏將都城定在長安,雖說洛陽也是東都,到底不是政治中心。朝廷也不會冒著動搖民心的危險,腆著臉開倉,大肆取其中的鉅額存糧,故許多糧食都要從江淮一地運來。

自打前朝開始,運河的修建就一直未曾停止過,前朝太祖徐然在鴻溝的基礎上,主修了通濟渠,連線了黃河與淮河,又改建了邗溝,興建山陽瀆,以通漕運。奈何山陽瀆還未修建完,燕朝便受了什麼詛咒似的,包括徐然,接連三代祖孫都在十年之內去了,許多人都說,這就是竊國的代價。

燕朝第四代皇帝年紀輕輕,壓不住場子,令世家之威凌駕於皇族之上,日子越久,越成痼疾。自那之後,運河的修建也不了了之。直到大夏立國,為提防北地遊牧民族,震懾容襄舊部,以及更好地調運河北一地的糧食,太祖皇帝起意,太宗皇帝著手,修建永濟渠。這條運河直到聖人即位二十餘年後才算修建完畢,本是好事。奈何本就艱險的東南運路又出了些故障,糧食難運,花費的財帛極多。

穆淼任揚州總管的時候,實地考察了當地諸多地域,發現餘杭一代地勢低平,河湖密集,經前朝和南朝疏浚,已有一定規模,此地的魚米又實在豐腴之極,斷不能便宜了當地世家。故穆淼上書朝廷,欲拓寬長江以南的運河古道。如此一來,連同通濟渠、永濟渠和山陽瀆,恰好以洛陽為中心,東南、東北二地的漕運才算真正活了。

這份摺子,聖人一直留中,卻未知會任何人,顯然有著自己的算盤。秦琬細細斟酌,也明白了聖人的顧慮——開鑿運河並非朝夕之事,所需極大的人力物力。即便開鑿了,那也是肥了洛陽,而非肥了長安。東南運路的險峻始終是重中之重,事情需有個輕重緩急,若是洛陽有糧,卻運不到長安來,那才叫頭疼,少不得再在洛陽附近修個巨大的糧倉。

真要走到那一步,聖人第一個就不放心,實在是洛口、回落兩個糧倉裡儲存的糧食太多,再來一個的話,一旦有人叛亂,佔據洛陽,即便是閉門自守,那些糧食都夠數萬人的軍隊吃上近百年的。

秦琬本想說使流民以工代賦,對彼此都好,權衡片刻,又覺需仔細籌劃——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