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餘,年年有餘,過年當然得吃魚。”趙大玲從簍子裡挑了挑,挑出一條半大的江魚。
“這邊的灶都熄火了,再重新點火熬魚得幾點吃飯啊?算了吧玲子,你兄弟也餓了,咱們湊合一頓,趕明兒再燉一鍋魚,提前把咱們吃的盛出來,省得那群沒臉的亂搶。”友貴家的刮刮幾個盆底兒,將菜裝了盤子,倒是也夠一家人吃的了。
“放心吧娘,我一早看見簍子裡有這麼一條江魚,剛才熬得都是鯉魚和鰱魚,這江魚是最適合清蒸的,我不用上鍋重新熬,上蒸籠蒸一下,一盞茶的功夫就得。”
長生聞言詫異地抬頭看了趙大玲一眼。
“蒸魚多腥氣!”友貴家的皺眉道,“就剩幾條了,你別糟蹋了那魚。”
趙大玲笑言道:“大過年的,沒魚不成宴席,您也換換口味嚐嚐看。”
趙大玲用菜刀在魚身上劃了幾刀,放在盤子裡,在魚上抹上一點兒細鹽,擺上蔥絲薑絲,再倒上清醬和一點兒黃酒。然後把魚連著盤子放在籠屜裡蒸。一盞茶的功夫後,出鍋,又在明火上用鐵勺燒了一點兒明油,“刺啦”一聲澆在蒸魚上,這就端上桌了,擺在了桌子的正中間。加上別的菜和一盤子棗塔和豆包,也是熱熱鬧鬧的一大桌子。
長生看著趙大玲忙碌的身影和那盤清蒸魚,一晃神,好像回到了以前,母親也喜歡這樣做魚。然而如今父母俱已仙逝,只留下他一個人在這人世間。他默默地拿起一個饅頭退出廚房準備回到自己的柴房去。趙大玲拉了拉友貴家的衣角,小聲央求,“娘……”
友貴家的瞪了趙大玲一眼,才發話道:“長生啊,大過年的,一起吃個年夜飯,圖個熱鬧。”
長生搖搖頭,“謝謝趙伯母的好意,我還是回柴房吧。”
友貴家的不樂意了,“一個大男人怎麼扭扭捏捏的,讓你一塊兒吃飯,那是為了謝你給大柱子的劍,你看看大柱子樂得跟撿了金元寶似的。你非得自己回柴房,是不是嫌棄我們娘幾個?是不是你仗著自己認識幾個字兒,覺得跟我這幾個粗人一桌吃飯丟臉了?”
“不是!趙伯母言重了,在下絕無此意。”長生趕緊澄清。
大柱子已經上前拉著長生不讓他走,“長生哥,一個人吃飯多沒意思,一起吃吧,嚐嚐我姐的手藝。”
長生猶豫了一下,方躬身道:“那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趙大玲這才放心下來,抿著嘴在一旁笑。友貴家的搖頭不已,“聽你說話怎麼總覺得這麼累得慌!”
四個人在桌子的四邊坐下來,屋外響起“噼裡啪啦”的炮竹聲,增添了一種喜慶的過節氣氛。屋外飄起了雪花,屋內卻有一股別樣的溫暖。
“娘,您嚐嚐這個魚。”趙大玲給友貴家的夾了一筷子,又加了一塊兒魚腹上刺少的肉給大柱子,“柱子,你也嚐嚐。”
大柱子扁扁嘴,“不如剛才熬的魚好吃。”
友貴家的也咂著嘴搖頭,“倒是沒什麼腥味兒,就是太寡淡了,不如熬的魚入味兒。”
趙大玲充滿希望地看著長。長生在趙大玲殷切的目光下夾了一塊兒魚肉,放進嘴裡細細咀嚼,喃喃道:“跟我母親做的魚是一個味道。”
“你娘也這麼做魚?”友貴家的一邊夾菜一邊問道。
長生點點頭,“家母是江南人士,尤其偏愛這種清蒸的魚,往往親自動手烹製。家母說過清蒸魚看著簡單,講究的就是一個火候兒,少一分則帶腥,多一分魚肉就柴了。”
“哦,原來你娘也是個廚娘。”友貴家的恍然大悟。長生不知如何接話。
☆、第39章 新年的祝福
趙大玲忙接過話頭,“清蒸魚就要保留魚本身的鮮味兒,對於肉質細嫩鮮美的江魚來說,是最好的做法,不會破壞了魚肉本來的味道,生活在江南一帶的人都喜歡從江中打撈上活魚,然後清蒸。北方人喜歡熬魚,實際上是因為日常見的都是池塘裡撈出的魚,像鯉魚、鰱魚這樣的,如果不放重一些的作料會有土腥味兒。”
友貴家的放下啃了一半兒的排骨,詫異道:“你倒是說得一套一套的,誰告訴你的?還有,你怎麼會做這清蒸魚的,別說是內院廚房方家媳婦教給你的,我還不知道她們那幾個人的廚藝,肯定也不會。”
趙大玲一時語塞,當著友貴家的總不能說是趙友貴教給她的,或是話本子上看的吧。
正想著怎麼打個岔混過去,就見長生起身拿出一套木頭湯勺和鍋鏟。勺柄和鍋鏟的把兒都是一個流暢的弧度,還雕刻著祥雲花紋。長生恭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