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兩個都是好孩子。
說到弟弟娶親,李蘭看向弟弟,她記得弟弟李玉今年已經19歲,弟弟又長得一表人才,身材高大挺拔,當初還讀了幾年書,算是個文化人,她看向弟弟,笑著問道“小弟,媽可給你定了人家?”
李玉聽到姐姐打趣,他也不惱,笑眯眯的回答“早就定了,等過些時候,還得請姐姐回來喝喜酒。”
李蘭對於未來弟媳十分好奇,她問弟弟“什麼時候定下的,姑娘人多大了,有沒有說好什麼時候過門?”
李玉聽到姐姐一連串的追問,苦笑著回到“三年前定下的,那姑娘年紀跟俺一樣,今年19歲,至於什麼時候過門,還沒商議好。”
第52章 楊妮兒
李蘭心想著; 弟弟都已經19歲了,未過門的弟媳年紀也不小; 也19歲了; 兩個人這年紀,在他們村早就當了父母; 當初她十九歲時; 都已經有三個孩子了,弟弟跟弟媳兩人的婚事; 到底為啥還拖著不辦?
是他們李家這邊的問題,還是女方那邊的問題?
李蘭一下子想到三弟妹,三弟妹當初的婚事,花了葉家近千塊; 葉家家底厚; 可他們李家沒那麼厚的家底; 該不會是女方那邊獅子大開口,要一堆彩禮吧?
李蘭想著; 家裡如今窮的都快要揭不開鍋了,哪還拿得出錢辦彩禮?
反正在自家; 李蘭想到什麼; 也沒什麼顧忌,直接問道“小弟都這個年紀了; 為啥婚期還沒定下來,是女方那邊有什麼問題嗎?”李蘭對自己家挺有信心的,父母都是明理的人; 小弟也勤快能幹,婚事若是有問題,肯定不是他們家的問題。
李玉嘆了口氣說到“姐,這事你還是別人別管了,俺心裡有數。”他不想拿未婚妻家的事來煩他姐姐,不然白惹生一肚子閒氣。
李蘭十分蠻橫地說道“俺是你姐,你的事憑啥不讓俺管,你這年紀老大不小了,趕緊想辦法,在今年就把婚期定下來。
女方那邊要是作妖,咱們就跟他們一拍兩散,要是還想跟俺們家做親,就趕緊把婚期定好。俺弟可不能被他們耽誤了。”李蘭想著再耽擱幾年的話,她不平白少了幾個侄子侄女,在她心裡,每耽擱一年,她就損失一個侄子或侄女,所以女方耽誤得起,他們李家耽誤不起啊!
她弟弟李玉可是李家獨苗,一家人就等著他娶妻生子,為李家開枝散葉呢!
李玉聽了姐姐的話,趕緊的說道“姐,這婚事不能退,再說這事也怪不得楊妮兒。”
李蘭聽了這沒頭沒尾的話,納悶的問到“楊妮兒,就是弟弟訂的姑娘吧?什麼不關她的事?”李蘭聽的一頭霧水。
然後,李玉開始說起這件事來。
這楊妮兒是楊家莊的姑娘,三年前,李玉跟楊妮兒年紀剛好,十六歲,經過媒人說合,兩人定了親事。原本婚期就定在當年,李家的聘禮都送過去了。
可沒想到楊妮兒的父親出了事情,楊父外出摔斷了腿,這樣一來,楊父不但沒法上工,還需要人照顧,楊妮兒孝順,主動留在家中照顧父親,楊家就跟李家商議把婚期推遲一年。
李家也不是不講人情的人家,見到楊妮兒為了照顧父親推遲婚事,李家父母不但不生氣,反倒覺得未來兒媳婦,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姑娘。
於是李玉跟楊妮兒的婚事就推遲到了第二年。
到了第二年,沒想到的是,楊父的腿沒養好,雖然也能站起來,但是走路一瘸一拐的,而且腿受不得力,做不了重活,只能做些輕快的活,楊父原本能拿10公分,如今只能拿個五六公分,這楊家的日子一下艱難起來,楊母見家裡日子越發艱難,就打起了閨女的主意。
楊母要想從李家入手,多要聘禮,那是不成的,因為當年兩人定下婚期的時候,李家的聘禮就在眾人的見證下送到了楊家,其實若不是李家送的那份聘禮,楊父養傷的日子,楊家也不會那麼容易的熬過來。
楊母拖著楊妮兒不讓她嫁人,楊母小算盤打得挺響:
李家想要娶楊妮兒,要不再給一次聘禮,要不李家就退親;
若是李家主動退親,楊母就能白得李家的那份聘禮,還能轉手把女兒嫁給旁人家,再得一筆聘禮。
葉靈靈躲在一旁偷聽,聽完楊家的事情,目瞪口呆,不是說60年代的人非常純樸嗎?
沒想到,在這個年代,就已經有騙婚的了,這楊母也是個人才,走在時代的前沿,居然想到這麼損的主意,這不是坑閨女麼,未來小舅媽真可憐,居然有這麼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