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幼有神童之稱,稔經史,工書法,通音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畫,晚年水墨畫,運以草籀筆法,皴筆不多,蒼茫簡遠,氣勢雄秀,有“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設色多用淡赭,稱“淺絳”(此實創自公望),山頭多攀石,以雄渾見勝。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冠”。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著有《富春山居圖》、《天池石壁圖》和《九峰雪霽圖》。
本幅自識:「至正九年春正月,為彥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兩三次,直至畢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時年八十有一,書此以記歲月雲。」鈐 「大痴」、「黃氏子久」、「一峰道人」。
鑑藏印有:「怡親王寶」、「江夏」、「黃樓」、「安儀周書畫之章」、「晴雲書屋珍藏」、「大玉主人珍玩」、「古香書屋」、「黃氏仲明」、「儀周鑑賞」、「棠村審定」、「蕉林」等十餘方。
是圖作於元至正九年(1349年),為黃公望81高齡之作。作者以水墨寫意的手法彙集畫出了江南松江一帶的九座道教名山,時稱「九峰」,體現了作者對道教全真教的崇拜。該圖系畫贈江浙儒學提舉班惟志,時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霽寒意,畫意肅穆靜謐。圖中的中、近景以幹筆勾廓迭石,坡邊微染赭黃,遠處九峰留白,以淡墨襯染出雪山,是黃公望簡繁合一的精品作。
圖繪高嶺競立,層巖蜂起,丘壑嬈崢,凍樹蕭瑟,是隆冬臘月,氣候嚴寒的山區景象。圖中山巒純用空勾,淡墨漬染。水和天空用濃墨渲染,烘托出白雪皚皚大雪初霽的山峰景色。山中小樹用細筆勾描,樹杆如“竹根”,樹枝如“花霸”。用筆洗煉,構圖新穎,平中寓險,風格雄奇。為黃氏晚年永墨山水畫之傑作。
3《煙江迭幛圖》
《煙江迭嶂圖》為宋代大畫家王詵的代表作。
王詵(1036…1093後,一作1048…1104後),字晉卿,太原(今山西)人。居開封(今河南)。王詵是宋英宗趙曙的女婿,蜀國公主的丈夫。官駙馬都尉及定州觀察使、利州防禦使。家藏曆代書畫珍品,日夕觀摩,精於鑑賞。對此,蘇軾曾有過記述。王詵與蘇軾、黃庭堅、米芾、秦觀、李公麟等文人雅士為友,能詩文,亦善書畫。其墨竹學文同。書法,真、行、草、隸皆精。尤善畫金碧山水。他融李成和李思訓兩家之長,在水墨勾皴基礎上,“不古不今,自成一家”。喜畫“煙江遠壑,柳溪漁浦,晴嵐絕澗,寒林幽谷,桃溪葦村”等他人難狀之景,亦善傳竹簧清風勁節,梅蘭高潔藻雪等天人個性之意。其畫深得畫壇好評。蘇東坡評說他的畫頗得“破墨三昧”,“鄭虔三絕居有二,筆執挽回三百年”。
4《瀟湘白雲圖》
(我搜尋結果應該是米芾之子米友仁所繪,非米芾所繪)
米友仁
(1086—1165年)字元暉,一名尹仁,自稱懶拙老人,小名寅哥、鰲兒.黃庭堅戲稱“虎兒”,人稱“小米”,他是米芾的長子。早年即以書畫知名,徽宗(趙佶)宣和四年(1122年)、應選入掌書記,南渡後,官兵部侍郎、敷文直閣學士。
明 董其昌:米元暉作《瀟湘白雲圖》,自題雲:“夜雨初霽,曉雲欲出,其狀若此。”此卷餘從項晦伯購之,攜以自隨。至洞庭湖舟次,斜陽篷底,一望空闊,長天雲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戲也。(《畫眼》)
另外
董其昌(1555…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人稱“董華亭”;是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是明代大家,繪畫上,他專長於畫山水,宗法董源、巨然、高克恭、黃公望、倪瓚等,尤其看重黃公望。董其昌在書法上也有傑出的成就。他的書法廣泛臨學古人,融會變化,尤其擅長行、楷書。早年他從顏真卿入手,後改學虞世南。他認為唐書不如魏、晉,於是又學鍾繇、王羲之,兼吸取李邕、徐浩、楊凝式、米芾等各家之長,晚年仍歸入顏真卿。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筆劃園勁秀逸,平淡古樸。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他作書與作畫都以生拙取勝。他的書法影響深遠,一直到清代中期。《瀟湘白雲圖》卷縱29。3厘米橫340。8厘米;是董其昌七十三歲所作。圖仿米芾筆意,以墨韻幽雅,意境深邃取勝。用略為誇張的筆法去捕捉流動的大氣,描繪多變莫測的雲煙雨,使得綺麗多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