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1 / 4)

小說:桃家村種田軼事 作者:冬戀

李氏心疼重孫子,留了幾隻下蛋母雞,省著水和穀糠喂著,下的蛋給幾個重孫子補身體。

殷修竹隔上一兩天會給桃家人送一大桶清水過來,說是後院泉水夠用。李氏不信,親自跑了一趟山腰殷家,後院那眼豐沛的泉水如今成了屋簷滴水般,滴滴答答少的可憐。桃氏接了個木桶在泉眼下,照這樣的速度,一天一夜也只能攢一桶水。

李氏道:“我看你這泉眼也快枯水了!”

殷修竹點頭,道:“這泉眼是西山的積水匯成的,如今天旱,泉眼遲早也會枯竭的!”

李氏嘆氣:“井水也沒見你去領過,你這滴滴答答的水僅夠一家人吃,以後別送水來了,我家裡人雖多,領的水還是夠吃的!”

“孫婿知道了!”殷修竹拱手道。

“哎!都快旱一年了,這老天爺讓不讓人活了啊!”李氏嘆著氣,下山去了。

天旱嚴重,吃水困難。年節在災年就是奢侈,五月節八月節都沒人提過,年底更是沒有臘肉香腸,這一年的日子都是一樣的,窩窩頭白開水。

災年就這樣過了。

第二年開春,人們盼著今年的年景能好一些,盼著春雨能緩解旱情。

盼望而已,漸漸的變成了絕望,不管你在龍王廟燒了多少香蠟紙,也無濟於事。

繼續幹旱。

由乾旱引發的諸多病症,隨同乾旱一起折磨著莊稼人,二寶前所未有的忙碌。

災年藥比金貴,二寶岳父幫忙採買的藥材也越來越貴,二寶看病本就沒收症金,藥錢也是極其便宜,漸漸的也負擔不起昂貴的藥材進價了,只得採買些便宜實用的藥材,加上常年山裡採摘的草藥,僅能把一些常見病症治癒。至於那些需要貴重藥材的疑難雜症,二寶只能開方,讓病者家屬去鎮上抓藥。

桃三爺一家二十多口人,重孫輩就有十個,年紀小吃的也不多,家中的存糧仍就一天天的少下去。往日胖胖的小臉兒,如今都瘦了下去,呈現出營養不良的蠟黃。

村裡有兩個老人因病相繼離世,桃家村上空籠罩著災年的愁雲。

聽說有些村子已經有人出門乞討去了,家中存糧沒了,拖兒帶母一大家子,只能走上乞討的路。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災,整個蜀州都不能倖免,乞討的人越來越多。

桃家村天天都有前來乞討的人,剛開始,桃三爺和李氏還能給個窩窩啥的,後來,乞討的人多的打不住,也就關了院門,沒事在家閉門不出。

李氏是個心軟的人,看不得拖家帶口前來乞討的,可是自家糧食也不多了,今年再幹旱下去,即使明年旱情得到緩解,種上糧食也要等到後年才能有收成,糧倉裡那點糧要熬到後年去,家中二十多口人要吃喝,李氏心一狠只能關上門,眼不見為淨!

族長招人一商量,在村口豎起了一道木柵欄,那些來乞討的進不來村,只好繼續上路,去鎮上,去縣城,去蜀州府甚至走秦川出蜀州或者下巴陵出蜀州,到更北方更南方的地方去乞討。

這種災年遷徙乞討已是習慣,至於朝堂之上是否有官員重視,是否撥下賑災糧款,遠在千里之外犄角旮旯的桃家村村民就不得而知了,除了在上交賦稅時能見到所謂的官員差役,真真道了災年,這些人早已沒了蹤影,更別談賑災錢糧了。

桃家村人堅信,災荒只能靠自己,保住命才最重要。村裡很多人家已經沒有存糧,族裡的糧倉立刻顯出了優勢,桃長耀把族糧分配規則一說,村民都贊同。

當初桃大爺把族田分給村民,村民每年都按照比列上交公糧,如今也按照這個比列從族糧裡領取糧食,期間,族裡祠堂和糧倉幾次大修的經費和村裡集體勞作的伙食用糧,都要一一扣除,這些花銷都是桃長耀當著全村男女老少擺在明面上說的,算賬的是大寶。

桃長耀做事敞亮,特別是事關生死的大事,村民們十分信服,往日有些對上交族糧有意見的農戶,如今也轉變了思想,對族糧讚不絕口。

最後皆大歡喜,有了糧食,人心也定了,都等著熬過災年重新勞作。

☆、第一九零章洪澇1

連續兩年大旱,顆粒無收,能保住命就算可喜可賀了。還有那些災年出生的小生命,存活下來的跟個蘿蔔頭一樣,看著惹人心酸。

桃家村人少,處在一個環形的山坳裡,兩處山口正好是河道,出村的路都是沿河而建的石切小道。因四周山高的緣故,積累的山水不少,成了桃家村的兩口新井的主力水脈,加上保護得當,一直沒有乾涸,成了桃家村的救命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