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畫屏、巧巧、珠珠幾人抬了小桌兒過來,叫範雪瑤坐在繡墩兒上吃。
一小碗的南瓜粟米粥,一碟兒素炒什錦菜,一碟兒嫩嫩的胭脂醉蘿蔔、一碟兒三個豆腐皮雞丁香蕈陷的包子、三枚五香雞蛋、三枚醃得橙黃流油的鴨蛋,都給切開了,盛在白瓷盤裡,分外誘人。
範雪瑤吃到七八分飽就放下了金箸。
轉進內室,重新洗漱了一遍,素娥替她細細上了妝。
範雪瑤把鏡照了照,妝容雖淡,卻還得體。
韋太后一貫不喜歡後宮女子打扮的過於富麗。她是吃過苦的人,有幾年,先帝對她極其刻薄,以國庫不充裕為由,減少了許多她身為皇后本該有的用度。
其實那時國庫的確不充裕,因為他大肆封賞后妃、伶人、宮人,國庫有再多錢,也不夠他這般無度的揮霍。所以錢不夠使了,就減少她的用度和月料。
她原本就被先帝冷落,那些身份卑賤的宮妃伶人又輕狂,她必須要維持身為中宮的體面與高貴,還得賄賂那些宮人管事。那幾年,雖然不至於她一個皇后作針線補貼,不過的確十分困窘。
許是當初見多了那些受到寵幸的宮妃、伶人,穿戴的服飾、用的物品都是珍貴之物,所費之資都是出自她的身上,而她卻因此得省吃儉用,才能維持正常的皇后排場。
因此,她看到后妃妝扮的一個賽一個的富麗奢華,就心中不快。只是因為這些后妃不是她那時候的后妃了,而是她兒子的女人,她不好指責,只是偶爾提點幾句,後宮女子,不可過於奢侈罷了。只是妃嬪們口中答應著,依然我行我素。
端詳了妝容,覺得淡雅得體,韋太后會喜歡的樣子。範雪瑤便起身,叫侍女們服侍著更衣。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嫣然喊李蓉的稱呼,大家:在古代有多種用法。有媳婦叫婆婆喊大家的,有奴僕稱呼主子的,也是對有學識有品德的女子的一種尊稱。同時和官家一樣,也曾經是后妃臣子稱呼皇帝的叫法。這裡用的是奴僕稱呼主子的。
想用太太奶奶的,又覺得味道不太對。夫人又是誥命的稱呼,亂用是僭越。所以就用大家這個叫法。
第一百四十六章 侍疾
將將入了秋,又才下過雨,這日秋風涼颯颯,範雪瑤裡面著了白綾中衣,外面穿件月白色百花妝花緞袷衣,雖是百花紋,但花卉都是以色彩淡雅的絲線織出來的,並不過於富麗。
底下一條藕荷色褶襉紗罩裙,系在香色羅裙外面,一身打扮甚是清麗雅緻。
梳妝完畢,範雪瑤便來到太后宮裡,正撞見韋昭媛沒精打采地離開。看那樣子,不像是從太后宮裡面出來的。
看到範雪瑤迎面過來,韋昭媛腳下一頓,放慢了步伐。
只見太后宮中的侍女一見範雪瑤,直接把她接到了明間。不一會兒就出來請她進內室。
韋昭媛臉色一變,她特意來請安,韋太后卻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打發她回去。可範貴妃一來,立即就被接進去了。這一前一後還不到半盞茶的時間。難道她來時韋太后還不舒服,半盞茶後就好了?
她人甚至沒有離開,韋太后這樣做,簡直是直接往她臉上扇巴掌。
韋昭媛氣得臉色煞白,不敢想那些宮女心裡在怎麼嘲笑她,領著侍女便灰溜溜離去。短時間內,她再也不想踏足太后宮中了。
侍女請範雪瑤進去內室,放低聲道:“太后身體有些不適,早上起來便喊胸口疼,還在榻上歪著呢。”
她這是提醒範雪瑤,叫她有個準備。
範雪瑤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侍女捲起珠簾,範雪瑤趨步走入,只見寢室內地上獸爐內焚著凝神靜氣的香,十二扇大屏風遮著圍子床,鑲嵌著寶石的金鉤垂著,香色幔帳層層,侍女正撩著幔帳往金鉤上掛。
範雪瑤叉手道:“妾範妃請太后娘娘安,娘娘萬福。”
“免禮,你到這邊來坐。”幔帳後面傳出韋太后有氣無力的聲音。
幔帳掛起後,露出圍子床。只見太后披著頭髮,半躺半坐的,身上蓋著條真紅刺繡錦被,背後還疊著兩條做倚靠。兩個頭戴花冠,身著刺繡緋紅綢褙子的侍女在床邊圍著。其中一人手上掇著的盤子裡放著一碗冒著熱氣的粥,另一人手上掇著一盞香茶。
範雪瑤謝了,上去在床邊的繡墩兒上坐了。
“娘娘還沒用早食嗎?妾服侍你吃粥罷。”她口中請道,一面伸手去接粥碗,太后點點頭,侍女便把粥和湯匙遞與她。
範雪瑤一上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