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在對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鑿刻了一行大篆,從殿頂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字丈許見方。

李師師念出來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繼而對李翎問道:“翎哥,你不是說過這座戰神殿是遠古就存在的嗎?這上面怎麼刻著的是大篆,還是《道德經》上的經文?”

“呵呵!戰神殿的神奇就在於此,大家請看!”李翎一揮手,所有大篆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九個奇妙的文字。

“看到沒有,那十個大篆,只不過相當於是對這九個字所蘊含道意的一種解釋,是一位先秦時代的進入者留下的,由戰神殿幻化出來。”李翎解釋道。

所有人漬漬稱奇!

巨殿籠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與出口透進的紅光,相映成趣。寇仲望向殿頂,離地四十丈許的殿頂中心,嵌有一塊圓形的物體,兩丈直徑,散發出青黃的光線,彷若一個室內的太陽,使整個巨殿沐浴在萬道青光底下。

以這光源為中心,殿頂畫了一個直徑達二十丈的大圓,和秘道入口處的星圖一樣,只不過卻大了幾倍,將巨殿覆蓋在無限的星宿底下,巨殿不見一柱,不見一物,殿心地上有一個兩丈許見方的浮雕,左右兩邊壁上每邊亦有丈許見方的浮雕圖各二十四個,加上殿心的浮雕圖,剛好是四十九。

第104章 戰神圖錄

殿心頂上那幅浮雕,雕工精美,刻著一個身穿奇怪甲冑、面上覆蓋面具的天神,胯下坐著一條以龍非龍的怪物,從九片裂開了的厚雲由左上角穿飛而下,直撲向右下角一個血紅的大火球,每一片厚雲旁邊,由上而下寫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正是“戰神圖錄一”。

寇仲恍然大悟,始知這就是傳說中的第戰神圖錄章 了,心中激動不已!據說第長生訣章 就是源於第戰神圖錄章 ,自己和小陵根據第戰神圖錄章 一定可以領悟更多的第長生訣章 。

只不過沒有想到,第戰神圖錄章 原來是四十九幅的巨大浮雕圖,第戰神圖錄章 據說可通天地玄秘,這第一幅圖就果然如此玄秘之至,寇仲如猜啞謎,好不難受。

不僅僅是寇仲,其餘人也很快發現了這四十九幅浮雕,然後各自開始苦苦的思索,想要參悟其中的奧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戰神圖錄》的四十九副浮雕圖講述的是武學至理,這些武學至理可以運用在任何武功招式上,無論用刀用劍甚至是用拳的都可以。

而且,第戰神圖錄章 的四十九幅圖也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大部分人只會把四十九幅圖看做一部直指破碎虛空的功法,這是對第戰神圖錄章 最淺顯的一種領悟。

實際上,第戰神圖錄章 每幅圖都是獨立的,代表四十九種武道真意。在真正天資縱橫的人手中,每一幅圖都是一種道的開端,引申下去,永無止境。

和這種類似於開啟天地奧秘的鑰匙相比,表層的作用完全不算什麼。

比如,第四十九副圖裡的第二副圖“天地太極”,他就蘊含了太極轉化的至理。

有人根據這幅圖就能夠輕鬆領悟一種內功法門,就是可以吸收天地萬物精華為自身的真氣,與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相結合,達至陰陽互易、迴圈不息,真氣無邊無際,一擋百萬、千萬便不是神話。

至陽和至陰的圓滿結合,也就是這幅《戰神圖錄》最終極的奧義。

這一點,在廣成子創立的第長生訣章 上就有著借鑑。

還有像第十三幅一樣,圖中畫了一個人蜷伏而眠,眼耳口鼻完全緊閉,胸中又畫了個人,也是蜷伏而睡,眼耳口鼻亦是緊閉,姿態相同。

圖錄上方只寫著:“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這句話正是道家修仙整個哲學所在。

道書常言人出生時,透過連繫母親的臍帶,隨母體一呼一吸,爭取養分,生出後臍帶剪斷,始由先天內息呼吸,進入後天口鼻的呼吸。

所以修仙第一要訣,首要重歸先天的呼吸,但母體已不存在,唯有發動體內自身的先天呼吸,以脊椎直上頭上泥丸的督脈,再經印堂下胸前至肚臍之任脈呼吸,所謂打通任督生死玄關,結下能吸天地之氣的仙胎。

這種神仙之術,自古相傳,正是來自第戰神圖錄章 ,是廣成子所領悟,最後記載於是中國道家醫學寶典《黃帝內經》中。而廣成子,正是中國的始祖黃帝養身成仙之道的至聖先師。

廣成子可能在古時某一時間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