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在這時代共度一生的,可不能被疾病給破壞了。
心裡打定主意,過兩天便帶他去醫院徹底檢查一下,中西醫都要去,一定得治好了,否則不就跟懸了顆□□在她們小家庭的上方麼,隨時都有可能會摧毀她們的幸福。
冬秀交待了帶弟去準備洗澡水,又叫王媽去現做麵條,回來時便見胡競之拿著她那摞寫滿“回憶”的稿紙在翻看。
她這段時間已經羅列出了不少充滿前世特色的點,難的是把這些點深入淺出的表述出來,使之成為那龐大世界觀的一部分,比如WTO的來歷和作用,九年義務教育的由來和好處,高考對於華國家庭來說是怎樣的重要,獨生子的出現有怎樣的特殊背景,這些一點點、一條條的串聯起來,才能生動的將那個世界的精神面貌展示出來。
“你這字怎麼都缺胳膊少腿的,兩月不見倒變成個別字大王了。”
那是簡體字好不好!
她打草稿找靈感時一向都是使用的簡體字,方便又迅速,是繁體字萬萬比不上的。
“這樣寫不是更簡單嘛,這又不是寫給別人看的,只要我自己能看懂就好了呀。”
“那這些都是什麼?看著也不像是抄錄的,更不是在練字,倒像是隨筆寫下的什麼東西。”反正他是看不懂的。
“靈感呀,”冬秀沒法說這就是以後的世界,只能隨便扯個謊話對付過去,又饒有興趣的問他:“在你的設想裡,華國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她很想多瞭解一些這時代土著們對未來的想象,這對她這本小說的創立也有一定的幫助。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梁啟超大大就發表了一篇名叫《新□□記》的政治小說,暢想未來六十年後的中國是如何的富強壯大,期間又經過怎樣的歷史變革,可惜文中全是海市蜃樓般的□□上國夢和枯燥乏味的政治觀點闡述,而且只出了五回便無疾而終,不過對當時的人來說卻是頗值得鑑賞和借鑑的,此後又催生出了《世界末日記》、《月球殖民地》、《新紀元》等等仿文的出現,很是開拓了一番時下人們的視野和想象力。
可對些時人眼中的奇文,對冬秀來說未免就有點小兒科了,他們的眼界畢竟受時代發展所限,即便是空想,也脫不了時代的桎梏,這些未來小說裡無一不是選擇了儒家文化中“以德服人”、“仁義禮智信”那一套來替代了最閃亮的新社會和新科技點,對百年後真正的現代化國家認識存在嚴重的侷限性。
還不如冬秀在書店覓得的一本三十年前一名名叫貝勒彌的美國作家發表的名為《百年一覺》的小說對她的啟發大,這篇小說的譯名叫做《回頭看記略》,直到現在還能在有些報紙上看到它的連載呢,無論國外還是國內,都極受知識分子的喜愛,它還與《巴黎茶花女遺事》和《華生包探案》並列為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外文小說。
小說內容其實很簡單,講的是一位主人公在1887年被催眠,到了2000年被喚醒,隨後被人帶領著參觀新世界,有了各種新奇的見識和奇幻的經歷,比起華國的未來文,這篇小說一來勝在設定新奇,故事新穎,二來文中出現了大量關於未來科技、福利、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暢想,實在叫人耳目一新。
但其實若以冬秀這個真正的未來人來看,這未免過於幼稚,想象很美好,卻完全不真實,沒有任何依據甚至邏輯可言,太過烏托邦了。
胡競之沉思了一會兒才說:“讀書那會兒我想著咱們華國定能知恥而後勇,奮起直追,趕超列強,恢復□□上國的無上地位;留學那會兒,民國成立了,我想著華國未來必定能透過一系列變革而迎來新生,將來如美國一般強大、自由、民主;現在嘛,我只能想象著未來一二十年的華國會是怎樣的更壞,實在不知道它將來會如何了。”
哎,小哥,不要這麼悲觀嘛,未來還是很美好的。
不過說起來,華國這幾年的情形的確是越發嚴峻了,各路軍閥已然正式登場開始一場別出生命的混戰表演,自袁世凱死後,那真是總統輪流做,明年不知落誰家,今天還是黎元洪,後天便成馮國璋,眨眨眼又變了徐世昌,簡直教人眼花繚亂。
之後又有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十年內戰等,等著把華國百姓們虐得體無完膚,期間又還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跑出來找存在感,全世界都亂成了一鍋粥,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嗯,這麼算一算,未來何止一二十年不好過,起碼是三十年內都不見好了哇。
如果冬秀也是不知道未來的人,恐怕比胡競之還要悲觀呢。
哎,摸摸頭,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