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靈堂受了些寒風,咳嗽便一直持續到現在。苦藥湯也喝了,丹藥也磕了; 始終不怎麼見效。

朱祐樘只得行禮告退,領著張清皎去了坤寧宮。因著兩宮離得近,二人並未乘坐輿轎; 而是步行前往。他緩步走在前頭,忽然覺得左右有些空落落的,便停了下來,側過身似是在等太子妃過來並肩而行。張清皎看了一眼肖女官,無視了她正微微搖首,攏了攏外頭的貂裘,行至他身旁。

因著太子殿下始終沉默,太子妃娘娘自然不會刻意出聲詢問什麼,眼下的場合也不適宜談論某些敏感的話題。儘管她已經從客觀的角度審視了方才父子二人之間相處的場景,隱約察覺了不少問題——諸如,皇帝陛下對太子並沒有多少慈愛之情,面對太子的關心也並不覺得感動等等。

倘若這是父子倆相處的常態,放在後世,這樣的父親無疑可稱得上“渣”了。因為作為一位父親,他並未回饋給兒子足夠的關懷和感情,會讓兒子極度沒有安全感,也極度缺乏愛。

不過,這可是在宮中,這可是皇帝與太子。

據史書記載,皇帝與兒子的感情淡薄,幾乎可稱得上普遍。區別只在於,這種“淡薄”究竟是“偏愛”、“涼薄”或者僅僅只是“無情”而已。對太子而言,“偏愛”與“無情”最為致命。前者如履薄冰,隨時可能被皇帝尋著藉口易儲;後者更是步步驚心,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失去一切甚至於性命。若只是“涼薄”,倒還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張清皎認為:萬貴妃還活著的時候,皇帝陛下便對她過於“偏愛”,因此才會聽她吹了枕頭風就想著廢太子。而如今,“偏愛”的人不在了,他對太子的感情就變成了“涼薄”。若能一直維持這種狀態倒也罷了,就怕他一時興起忽然偏寵某個兒子,又造成東宮的動盪。

太子妃夫婦各有所思地來到坤寧宮,王皇后待他們倒是很和善,始終帶著如沐春風般的笑意:“坤寧宮平日裡安安靜靜的,沒有多少訪客,說來也有些寂寞。我雖不是喜好熱鬧的人,卻也難免覺得這宮裡少了些煙火氣息。日後太子妃若是得空,不妨多過來走動走動,陪我說說話、解解悶。”

“若是母后不嫌棄,兒臣會天天過來。”張清皎笑著回道,垂眸的時候,自然而然便透出兩三分獨屬於新婦的柔弱羞澀之態,“兒臣初來宮中,有許多事都想向母后請教。還望母后在閒暇的時候,隨意指點兒臣幾句。”

“我其實也沒有甚麼能指點你的。無非是在宮中待得久了,經歷的事多了,所以積累了些許經驗罷了。”王皇后望向含笑坐在旁邊的太子,“至於打理清寧宮,你只管照著規矩來就是。若有拿不定主意的,便問問太子。清寧宮是你們二人的家,自然該由你們倆來做主。”

說罷,她又隨意地提點了幾句,張清皎皆一一應下,懇切地謝過了她。

聞言,王皇后勾起了唇角:“太子妃,還有一句話,我必須此時此刻與你說。希望你能記住,在這宮裡,幾乎所有人都免不了會受委屈。就算是萬歲爺,也有人能給他委屈受。太子與你亦是無法避免,你也該儘快學著如何忍受這些委屈,才能漸漸替太子分擔。”

張清皎怔了怔:“多謝母后指教。”這番話堪稱肺腑之言了,或許也是王皇后忍耐了這麼多年才尋找出的信念罷。連她這位正經冊封的皇后都受了二十多年的委屈才等到了今日,她也該做好心理準備才是。宮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亂戰,無論她是什麼身份,都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絕不能被捲入任何一場戰鬥,更不能輕易發起一場戰鬥。

坤寧宮的朝見結束後,在覃吉的帶領下,太子夫婦徑直去了安喜宮。此時的安喜宮依舊是一片縞素,穿著冕服與翟衣的新婚夫婦立在一片白當中,顯得尤為突兀。萬貴妃已經去世,安喜宮的正殿已經佈置成了靈堂,朝見禮索性便安排在靈堂內舉行。

朱祐樘與張清皎向著棺木四拜,又由張清皎獻上腶為祭品,再四拜。行完禮後,朱祐樘看向身邊的太子妃,見她怔怔地望著奠幕後烏沉而又陰森的棺木,不由得輕聲寬慰道:“別怕,我們敬完香就離開。”

眾目睽睽之下,張清皎並未解釋,她其實不是害怕,而是覺得生死無常。命運的安排總是令人措不及防,諸如自以為已經走上人生巔峰的萬貴妃突然暴病身亡,諸如覺得自己會平平淡淡過一世的她竟然拿錯了人生的劇本。

敬香後,兩人帶著一身檀香味去了永寧宮和萬安宮。邵宸妃與張德妃皆對他們笑臉相迎,還將幾位皇子喚出來見過嫂嫂。這兩位分別誕育了三位皇子,宮裡自然很是熱鬧。大些的如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