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個姑娘是立志當女侍衛甚至想上戰場的?她在京城的時候,三五不時便會去南宮女學裡走走,對那些姑娘頗為關注,連她們的名字都能叫得上來。不過,既然兒子不提,她也不說破,只語重心長道:“只要你喜歡,又是個好姑娘,也不必拘泥於身份地位。”
國朝選皇后遵循的規矩,其實算得上是沒甚麼規矩。除了勳貴世家以及高階文官之外,有從武將之家擇取的,吳廢后便是將門虎女;也有從小官小吏甚至平民之家擇取的,譬如當初選中她為太子妃的原因之一便是她出身低。不過,父母健在,兄弟齊全,都算是不成規矩的規矩。
南宮女學裡那些小姑娘都是被父母拋棄的孤兒,若單論家世自然是不合格的。但若是論教養學識,上次選出的八位良家子恐怕哪個都不如她們。畢竟她們可是自幼受宮中女官教導長大的,上的又是她主持建的新式學堂,見識與想法都遠遠超過尋常女子。
皇帝難掩喜色,嘿嘿笑道:“這可是娘說的,不許反悔。”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太上皇后瞥了瞥他,“長輩們都只盼著你好,自然不會與你為難。不過,你若想娶心儀的女子,怎麼都得過了文武百官那一關。不然,他們要是哭跪文華門外,我和你爹可不會幫你。”
“呵呵,等到他們恨不得每天都求著我成婚的時候,自然不會阻攔我。”皇帝早就深諳拿捏朝廷那群老頭子的手段了。他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有許多種辦法,根本無須苦口婆心地勸他們鬆口。
與自家娘透過氣後,皇帝又去了一趟慈壽宮,將王太皇太后哄得轉憂為喜。王太皇太后見他風風火火地離開,便對吳廢后和柏太妃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他爹孃都不急,我也不必急。唉,只是桐桐也已經二十(虛歲)了,怎麼誰都不操心她的婚事呢?這可是姑娘家啊。”
“咱們家的公主還愁尋不著駙馬?”吳廢后笑道,“放心罷,她爹孃那麼疼她,一定暗中在給她相看好兒郎呢。說來,若是張家、王家有合適的兒郎尚主,咱們也不必憂心她的婚姻大事。”可誰讓張王兩家的孩子年紀上都有些不那麼合適呢,不是已經成婚,就是小了三四歲。
且不說慈壽宮與仁壽宮裡的長輩們有甚麼想法,皇帝轉天便與妹妹太康公主提起來,讓她居中引薦,給祖母、母親以及姑母們身邊挑些女侍衛。太康公主笑道:“大哥怎麼知道南宮女學裡那些姑娘要畢業了,正在四處尋差使?前兩天她們剛與我說了說,沒想到你這回也提了。”
皇帝清咳一聲,佯裝淡定:“既然她們也有這樣的心思,咱們哪天便去南宮女學好好挑一挑。身手最好的便安排在祖母和母親身邊,稍次一些的安排給姑母,你經常出門,自己身邊也得留幾個。”
“擇日不如撞日,明天便去罷。”太康公主道。
次日,皇帝攜太康公主來到南宮女學,親自考校女學生們的功夫。騎馬、射箭、槍擊……這二十來個姑娘都是風裡雨裡磨礪出來的,論本事可真不比某些武學堂學生弱。甚至像是槍擊這種不需耗費太多體力與氣力的技藝,她們的技術反倒是更細膩精準些。經過精挑細選,除了兩三個體力跟不上的只能去大長公主們府上任“保衛”外,其他的姑娘都被選拔為女侍衛。
皇帝給她們賜名“尚武衛”,平日裡如錦衣衛隨侍皇帝一般隨侍太皇太后、太上皇后以及太康公主,以南宮一角作為校場訓練。等到下一屆習武的女學生畢業再補充更多的人,也將部分精幹些的舉薦給大長公主們。
有了巾幗衛的守護,太皇太后與太上皇后也都覺得出入宮廷更安心了。這些姑娘自幼時常來往於宮中,皆是相熟的面孔,彼此之間本來便很是親近。而她們對兩位娘娘亦十分濡慕,規矩禮儀又是自小跟著女官們修習的,樣樣都很是周到。太康公主則更不必說,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同窗,情誼越發深厚。
原本不少言官還因為“尚武衛”的名稱而上摺子彈劾,言辭激烈地認為女子絕不可習武成為護衛云云。但皇帝直接將“尚武衛”列成了與六尚、尚醫局同樣的女官,由後宮統領,他們亦是無話可說。宮裡想設甚麼女官、裁撤甚麼女官,哪裡輪得上外朝指手畫腳?再說了,這麼多年來每年都會放歸宮女,眼下宮女的數量已經在千人以下了,增添二十來位女官也沒甚麼可說的。
************
轉眼便到了正德六年,皇帝陛下又一次提出御駕親征。與上回的激烈反對相比,這次群臣的反應已是無比熱情,紛紛獻計獻策。皇帝廣納諫言,請太上皇繼續坐鎮京城,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