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身著常服的張清皎扶著沈尚儀緩步入殿。群臣都紛紛起身給皇后娘娘行禮,她輕聲道“請起”,目不斜視地來到屏風後坐下。
“皇后,眾位愛卿都想聽聽,你對於經營皇莊有何見解。”
不,我們並不曾提過想聽,不是陛下您強迫我們坐下來聽的麼?
“不必拘束,與他們直言即可。”朱祐樘笑得格外溫和,眸中帶著的寵溺之色,幾乎令在場的老狐狸們都有些驚訝。他們都曾經見過皇帝陛下對太子殿下是如何憐惜疼愛的,卻沒想到,陛下對皇后娘娘的愛惜遠遠勝過了太子——他神色間皆是即使明知必須剋制也剋制不住的喜悅與柔情。
屏風後的皇后娘娘似乎啜了一口熱茶,輕輕地將茶盞放下了,話中亦含著淡淡的笑意:“不過是婦人打理經濟庶務的些許淺見,倒是在諸位跟前班門弄斧了。”當然,這不過是一句自謙之語罷了。她相信她的這些集合了後人智慧的“淺見”,足以得到國朝最聰敏之人的認同。
“陛下將御馬監交給我來打理,我便仔細梳理了一番御馬監底下的那些產業。說實話,馬場與草場如何經營我不懂,只能交給專精此事且人品足夠信任的人來管理。我在意的唯有皇莊。”至於礦山、鹽場這種暴利產業,猛然插手並不合適,也須得將人給理順了再談改革。這些事,今日自是不必特意多說。
“其一,便是清查田畝,釐定各色田地的數量。我須得知道,皇莊究竟有多少處,以前每年的出息如何,與市面上那些田畝的出息是否有差別。若是有較大的差別,其中必然有人貪腐,從上往下仔細查就是了。”
“……”周經默默地在心裡道:這不是丈量田畝麼?其實他也希望相似的田地畝產都能相差彷彿啊,他也覺得若是沒有天災,差得太多就是有問題啊。但偏偏各府交上來的計量結果很多都看似天衣無縫,就算覺得有問題,戶部也沒有辦法真正派人去查。
“更正皇莊魚鱗冊,知道各等田地有多少,且換了一批內管事後,我便將皇莊交給了王獻負責。同時,我與他約法三章——其一,每年皇莊的收穫,按照北直隸田地平均收成釐定。我可以接受略有浮動,但絕不接受在沒有天災時下降一成以上。其二,田地收穫皆由皇莊處置,佃農的口糧按照每戶人數補貼,且每月按他們的勞作情況給工錢。”
周經忍不住問:“娘娘,為何皇莊的佃農不能自留糧食?按京郊平常的情況,主家收取三到四成糧食作為田租,一成作為田賦,剩下一半左右歸佃農所有。”
“那是下等田的田租,中等田與上等田浮動較大。”張清皎回道,“為了免受損失,不少主家都會將中等田與上等田交由僱工耕種與收穫,只需給他們幾天的工錢即可。至於下等田,收穫太少了,佃農便是留了五成口糧亦只能勉強不至於餓死。”
徐溥等人都微微皺起眉。他們沒想到,身居深宮內的皇后娘娘竟然對民生之事如此瞭解,甚至比他們瞭解得更多。幾乎每個人心底都多多少少對這位娘娘刮目相看,畢竟平常官宦人家的主婦同樣負責經濟庶務之事,卻絕不可能關心田莊佃農與店鋪夥計的生活。
張清皎接著道:“口糧補貼其實並不多,但能緩解一些家中兒女眾多的佃農面臨的窘境。工錢則按勞作量分為數等,做活多的自然給得多,做活少的便給得少。若是侍弄田地經驗豐富,畝產超過平均收成,還能得些賞錢。哪個內管事負責的皇莊畝產出眾,佃農生活得不錯,也能得到賞賜。”
基礎工資、工作量工資與績效工資,足夠調動佃農們的勞作熱情。內管事的份例則由“成果”與“下屬”決定,而且王獻時不時會去各處皇莊轉轉,聽聽佃農對於內管事的看法。雖然她曾經只是剛工作沒多久的新人,但對工資結構以及各種評議制度還是有些瞭解的。
“……”聯想到曾經去過的皇莊裡,佃農們紅光滿面的模樣,周經忽然覺得,其實吏部尚書尹旻也該在場才是。吏部考功的方式、官員俸祿甚麼的,不都該變一變麼?再不變,一味追求清廉,光是靠著那點兒俸祿,怕是連一家人都難以養活啊。連自家都養不活,當然會有人伸手貪汙。
原本覺得皇后娘娘遲遲沒有說正題的劉健和王恕也都肅然起來。尤其是曾任吏部尚書的王恕,自然敏銳地察覺了給佃農口糧補貼、工錢與賞賜的道理。
“約法三章的其三,便是內管事不得擅自懲罰佃農,佃農宗族亦不得動用私刑。若有佃農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致使其他佃農不滿者,經過七成佃農同意,可將此人驅逐出田莊。當然,禍不及家人。若有佃農偷盜或者觸犯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