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2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笑盈盈道,“若是於自己而言,此事的利遠遠勝過害,那便需要立即下定決心;若是利害相當,那便不妨再等一等,徐徐圖之。”

朱祐樘沉思片刻,笑道:“你一直說自己不懂,但說出來的道理卻往往正好切中了利害。這倒教我有些懷疑,你到底是真不懂,還是佯裝不懂了。”

“臣妾確實不懂朝政,自幼便不曾接觸過這些。”張清皎依偎在他懷裡,輕聲道,“但外朝與內廷的事,多有相通之處。儘管萬歲爺用的是朝臣,是閣老,而臣妾用的是女官,是內官,但用人之道卻是極為相似的。以及,經濟庶務等等,也有許多相像之點。不過,臣妾自己也沒有將宮裡的事情理清楚。若是萬歲爺想聽臣妾說更多的大道理,卻是沒有了。”

“說得是,好,那我便不追問了。你甚麼時候有了領悟,便再告訴我就是了。”

“萬歲爺,這樣不算是……後宮干政罷?臣妾現在腦海裡都是太/祖/高皇帝的教誨,都是仁孝皇后的《內訓》……就怕若是萬一說錯了話,該怎麼是好?”

朱祐樘垂下眸,望著懷裡一派嬌嬌俏俏模樣的小女人,勾起唇:“當然不算。”以他家皇后的膽量,恐怕現在不是怕“說錯了話”,而是怕他生出什麼誤解罷。若是她相信他永遠都不會誤解她,大約日後是什麼話都能說出口的。

而他,正在等著這一天來臨。

************

按照禮部的安排,二月十三日,朱祐樘須得行親耕禮,以示朝廷無比重視農耕。如果遵循周禮,皇后也該同時舉行親蠶禮,以示皇家也以男耕女織為模範。但因國朝沒有任何先例,所以禮部並沒有呈上相應的儀注。

朱祐樘仔細想了想,給禮部批覆,立即準備親蠶禮的儀注,才能顯示出朝廷對農桑之事的重視。而且,國朝不曾舉辦親蠶禮,乃是因多種緣故所致,並非此禮不重要。可參考周禮與各朝禮儀,專門制定儀注。

禮部自然趕緊去忙碌了,這可不僅僅是制定儀注的事。如果確定舉行親蠶禮,那該在何處舉行,又該準備些什麼?若是眼下不盡快預備起來,到得親蠶禮的正日子,照樣沒有辦法按照儀注來舉辦。

張清皎聽說此事後,頗有些驚訝:“萬歲爺怎麼突然想到親蠶禮?臣妾記得,國朝的禮儀裡面,便沒有親蠶禮這一項罷。沈尚儀,我可有記錯?”

“回稟皇后娘娘,確實沒有。”沈尚儀回道,“國朝以來,從未舉辦過親蠶禮。”

“既然我去親耕,你自然應該去親蠶。民間不都說男耕女織麼?哪有做相公的去耕田,做娘子的卻不繅絲織布的道理?”朱祐樘挑眉而笑,“我見到親耕禮的儀注時,便想著——若是我與你投生在民間,尋常夫婦不正該如此生活麼?”

“……好罷……”張清皎想了想,又覺得有些好奇起來,“萬歲爺,臣妾還從來沒有見過活生生的蠶呢?是不是真的須得採摘桑葉喂蠶?是不是能見到它們結繭?”

“到時候你便知道了。”朱祐樘回道。

作者有話要說: 抓完蟲啦

……這兩天拖延症又犯了

好想好好休息_(:3∠)_

第147章 意外發生

到得親耕那一日; 朱祐樘準時前往京城南郊的先農壇; 而張清皎則乘著輿車去往京城北郊的親蠶壇。兩人幾乎是同時離開皇宮; 一南一北,愈行愈遠。但只要想到“男耕女織”的意涵,他們心底便都不由得浮起微微的暖意。

且說朱祐樘到得先農壇後,便換了祭服給先農之神獻上祭品; 而後來到旁邊的祭田裡,象徵性地扶著犁推了三次。之後; 由戶部尚書進獻種子; 他拿起一些; 細細地撒入土中。緊接著; 便是從民間召集而來的擅長農事的耆老們蓋上一層土; 澆了適量的水。

皇帝陛下既然已經做了示範,接下來便該文武群臣齊齊下地耕田了。無論是養尊處優多年的勳貴與皇親國戚,還是豪勇的武將;無論是位高權重的閣老; 還是手握實權的六部尚書等等,都陸續下地,行五推九推之禮。直到整塊祭田都已經耕作完,眾人才停歇下來。

朱祐樘給三十位耆老每人賞賜了一匹布,又將其中看起來膽量較大的留下來,問了幾句農事。但術業有專攻; 便是問清楚了去年的收成,他也暫時無法估量這究竟是豐收還是歉收。深感自己不解農事的皇帝陛下暗暗下定決心,回宮以後一定要找來農書仔細瞧瞧; 還得召見戶部尚書好好詢問一番。

親耕禮的最後一項便是設宴,期間教坊司應該進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