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間的關係也緊張了很多,女生們為了不被人說成是不自愛,基本上不會太主動找男生就對了。
實在是田鐸那個媽的殺傷力太大,幾乎是所有聽到這件事兒的老師,父母都對著女生們加強了教育。
這裡是文學之鄉,文風濃郁的同時那些狗屁的封建思想也是非常盛行,貞、潔、烈、女簡直就成了女生們的標配,搞的好像和男生說句話,她就是壞女孩了一樣。
對於這樣矯枉過正的舉動,寧一諾除了無語之外還是無語。
不過學校和老師們顯然對於這種情況很滿意的,省了多少事兒,少操多少心呀。
伴隨著這樣怪怪的氣氛,其他年級的學生面對的就是所謂的學風整頓,這一開學就折騰,也是令大家好奇的不行,稍微打聽一下,夏靜和田鐸的事情再次地刷屏,各式各樣的訊息到處亂飛。
學校想闢謠,然而這種官方訊息壓根兒就沒人信,越是說的鄭重,大家越發地肯定之前的那些流言蜚語是真的,不然的話學校肯定不會這樣大張旗鼓,鄭重其事的。
畢竟夏靜不在學校了,這是事實。
學校想要闢謠,難度有些大。
儘管覺得學校有些太過誇張了,不過人家樂意這麼幹,其他人也沒轍,只能隨人家折騰了。
好在這些事情都和高三的無關,這裡就是真空區,一切的事情都得為高考讓位,都得為高考服務。
時間過的很快,慢慢地草叢就開始泛綠,慢慢地風是越來越柔和,大家也都脫下了棉襖,換上了毛衣。
教室後面大大的兩位數的倒計時在提醒著大家,高考越來越近了。
體育考試,學生體檢,總之這一大堆的事情,還有各種的證件照也需要不少,總之是瑣碎到了極點的,這個時候家長就是至關重要的了。
全家大小都是為了這麼一個小祖宗負責的,生怕少了這個,缺了那個的,甚至有些父母開始請假,就為了讓自家孩子能吃好喝好,身體愉悅。
這至於自己的事情麼,總頂不上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兒。
寧媽媽也想給兒子做個後勤保障,被寧一諾給攔住了,還是別折騰了,自己吃喝不愁,家裡又有寧秀,寧媽媽還是忙著家裡的事兒吧。
天漸暖和了,舅爺爺生出了回家的心思,寧爸爸忙,肯定是沒時間送的,讓老人家一個人去坐汽車,搭火車的,寧家人誰能放心的下。
所以這還得寧媽媽走上一趟,這次寧媽媽決定找個老成些的司機,反正寧爸爸公司的老司機不少,一樣開工資,沒有不樂意的。
況且給老闆家幹私活兒,這也是讓不少人高興的事兒,畢竟關係拉近了才好呢。
儘管舅爺爺對於麻煩外甥媳婦兒有些不好意思,可到底人年紀大了,這也是沒轍的事情。
姐弟倆年級都大了,這說不定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兩位老人都是有些傷感,寧家夫妻為了讓兩位老人不至於太過悲傷,只能不停地用瑣碎事情去分散他們的心神。
寧爸爸吩咐寧媽媽為自家舅舅準備了不少的東西,吃的用的,菸酒保健品這些的都有。
至於寧媽媽麼,則準備了不少的衣服,衣裳料子的,不止是舅爺爺的,還有兩位表弟家的,寧媽媽直接去市場批發來的,幾乎是人手一套,給錢的話舅爺爺指定不會要,這些東西就好多了,況且寧媽媽也沒買什麼太過高檔的東西,不過是想著將他們那些補丁摞補丁的舊衣裳給換了就成。
寧媽媽的這個舉動贏得了寧奶奶的歡心,她原本就有這個心思,不過現在不同,寧奶奶年紀大了,可是老人家的性子一點兒也沒變,甚至比起之前更剛強了,丁點兒不想求著兒媳婦兒。
好在寧媽媽這些年在外面的歷練也不是沒用的,至少人情方面通達了很多,不會讓寧奶奶為難就對了。
儘管瞧著東西不少,可到底花了幾個錢,寧媽媽是心知肚明的,用這麼點兒的小錢贏得婆婆和丈夫的歡心,寧媽媽覺得這生意可不虧。
寧媽媽有些時候也是有些心灰意冷的,想想自家爹媽和兄弟的那個德行,再看看現在舅爺爺這樣一幅感激的樣子,寧媽媽這心裡就更不是滋味兒了。
這些年,她給了孃家多少寧媽媽一筆筆地心裡都有數,不過是不願意聲張罷了,可惜的是,沒有贏來半句的感激不說,連著老子娘,兄弟對著自己都有意見了。
至於兄弟媳婦兒,寧媽媽從來就沒有指望過,畢竟人家是外人。
可是自己的親人所為才更讓人寒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