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麼點兒功績根本不足以封王!
哪怕是封王了,最多一個郡王撐死了,還是異姓郡王,因為古有先例,異姓不可能封為親王。
明白人都覺得楊成義這人腦子有毛病!
封王拜相是很多,但是能封成“並肩”王爵的人有多特別他到底知不知道啊?
一字並肩王,開國太祖就封了那麼一位。
恆古能有幾個朝代能出現一字並肩王的?
這看電視實打實的“無上”榮寵,哪怕皇太子即為成為皇帝,在石磊活著的時候他都不能也不敢對石磊不敬!
史記上更有一字並肩王代替先帝狂吼暴揍皇帝的事情呢,可那又怎樣?被打了的皇帝還不是得規規矩矩恭恭敬敬的給人家賠禮道歉?跟三孫子似的對人家?那是因為人家的功績在那兒擺著呢,你不敬別說黃氏宗親們不饒,就是天下百姓們也不會饒了你。
509 你自己選
“說得好聽,換個人?可不是換個人麼,前定遠將軍不就去過?結果呢?三萬軍伍啊,只回來五千人馬,你覺得換個誰去合適?”宋老元帥府對於有人敢否認軍功是很反感的,老頭兒很少上早朝,要不是昨個兒聽說有人興風搞雨,想要對小石頭不利,老元帥才不會來早朝呢。
“就是,你不是武將憑什麼隨意揣測?武將自開國便守衛疆土,在戰場上生死徘徊,你等亂臣賊子卻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並肩王功績之高,足以載入史冊萬年流傳,卻在爾等口中成了小功小績,仿若無物,真真是氣煞老夫!”能說得出這樣文縐縐的話的,非周老元帥莫屬,老頭兒鬚眉潔白,怒目而張,看起來就正氣凜然。
訓的御史臺那幾個言官和幾位文臣跟三孫子似的。
“你自己都立身不在憑什麼評斷並肩王的功過?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敢開這個口?”江老元帥可不客氣,就差對著楊成義吐口唾沫表示自己的憤慨了。
當然,剛才在動手的時候,他沒少趁人多踹這個楊成義。
武將們是耿直但是不代表他們缺心眼兒,打人也分很多種打法兒,他們雖然得了正和帝的眼神示意,可好歹也知道要真把文臣們揍成豬頭樣兒,那正和帝可就真要扒了他們的皮子啦!
於是他們打人是打人了,都是往身上招呼的,外面看起來也就衣衫凌亂了些,被打的人也不怎麼疼,現在來著好模好樣兒的,等下了朝後三四天才開始疼,其實內裡的傷才是真傷,真的是傷筋動骨一百天才能好的過來。
江老元帥別看是個大老粗出身,看說話也夠直,一句話就堵得別人直心塞。
“並肩王的爵位是朕封的,朕再說最後一遍,日後誰敢再質疑並肩王,就是在質疑朕!”正和帝也動了些真火,誰都不能夠抹殺小石頭對這個天下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那些功勞都是他真心實意得來的,正和帝不許別人質疑。
紛亂的眾人這才真的消停下來,他們是看到正和帝真的生氣了,質疑欽封王命可是等同於質疑君權,這在當下別說誅九族了,恐怕十族都能連連誅。
“來人,將這十二個人待下去,交由大理寺審問,六扇門輔佐,務必要讓他們心服口服,罪名也要查證,人贓並獲!”正和帝這一齣戲,炸出了十二個人的小聯盟,心裡很是高興。
“吾皇聖明!”
文武百官一起行禮的氣勢還是很震撼的。
但是朝臣們沒一個給被拉走的那十二個人求情的,關鍵是他們這麼做文官看著太齷齪,武將看著太生氣,整個一狗不理了。
可是這人一旦作死吧,他就真的會在作死的大道上狂奔不止,例如楊成義。
“皇上!臣沒有錯!並肩王居心叵測!他一個三十而立的男子竟然十年不續絃!不是圖謀不軌是什麼?皇上!他真的有問題皇上!皇上!”
被人拖著走的楊成義,面對著越來越遠的金鑾殿,撕破臉皮的吼著他的“真心話”。
他之所以敢圖謀並肩王,就是因為小石頭過了年都三十歲了,還沒有續絃的意思。
算起來,已經是自李婉兒離世的第十個年頭了。
若是三年不續絃,可以說追思吾妻,恩愛不遠。
可是沒續絃又沒通房丫鬟更沒小妾姨娘等服侍,這就不對勁兒了,雖然說定軍侯府只一個主母,可是好歹你得有主母啊!
定軍侯石磊不止不續絃,連後宅都交給了自己的老姑祖母來料理照拂,是個男人都忍不住吧?
不過楊成義不會往別的方面想,他本人就喜歡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