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地不善,這也是這麼多年儘管定遠侯府如何努力,可在軍伍上也一直被若有似無的壓制的原因。
親兵有多重要沒有人比這些上過戰場生死廝殺過的武將們更清楚的了,定遠侯府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將主意打到這上面來,這已經不是明晃晃的針對了,而是擺明著要致定軍侯於死地啊!
“慣例?”坐在龍椅上的正和帝在所有人開口前便似笑非笑的開了金口:“定遠將軍如何說,想必是有所儀仗了,那麼就說說,軍規裡哪條哪律,何人所裡,出處為何?各將軍的親兵也是如此嗎?何為親兵呢?為何要如此安排?
正和帝的這些問題,別說定遠將軍了,就是定遠侯都傻了好麼!
不只是他們倆,包括心知肚明但是無法反駁的李國忠等一干文臣和榮王那些人等,所有人也都跟著目瞪口呆了。
”皇上,當年高宗皇帝在位的時候,就是這麼規定的,那一代的定軍侯出征之時,親兵就是如此分配的。“定遠侯沒有想到正和帝敢這麼明目張膽的違背祖宗的意思,這可是在朝堂之上啊!
百官都看著呢,宗室也有人在場,更何況榮王他們可就在一旁虎視眈眈……皇上你怎麼就這麼問出來了?!
“哦?原來定遠侯還是個純臣,高宗皇帝之後便是朕的父皇聖祖皇帝,到了朕之後,朕便是那聖宗了,都隔了一代人,定遠侯還按照高宗皇帝的規矩辦事,你們也都學學,什麼叫”純臣“。”正和帝的幾句話說的不輕不重,可是定遠侯卻是臉色一下子就白了,還是那種慘白慘白的顏色。
皇上這話的意思,不就是說他倚老賣老,既然想著高宗皇帝,還遵守著高宗皇帝時期的規矩,說好聽了顧念舊主,說不好聽了,任何一個人聽說過一句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這是妥妥的被皇帝厭棄的節奏啊!
所有人都在皺眉,尤其是石磊,他總覺得正和帝說的那“純臣”二字聽在耳中就成了“蠢臣”了呢?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幻聽了。
“老臣不敢!”定遠侯立刻就跪了下來,後背都要被冷汗溼透了,定遠將軍也跪在旁邊不敢說話。
“老大人何罪之有?定遠將軍,你還沒有回答朕的問話呢。”正和帝可不打算跟他們輕描淡寫的就那麼過去,這事兒今兒必須掰扯個清楚明白不可。
不然日後定軍侯真的要出征,再有人說三道四的話就晚了,親兵的權利,是正和帝頭一個要給小石頭他爭取回來的東西。
367 誰新誰舊
“臣……臣只是遵循舊例……。”定遠將軍的冷汗不比他親爹定遠侯的少。
“舊例也是有例可循,不知道是哪一例?可有明文規定?”正和帝這架勢一擺出來,分明就是死扣到底的意思。
本來軍機處的那些老大人們早已準備好了親兵人選,哪怕石磊要外出招募也要事先通知他,一定喲啊選自己人,可是說實話,老大人們也都心裡明白,儘管安排的再妥帖,該讓人家安插進來人選也得放行,這都是不成文的規矩,他們都替定軍侯憋屈,可是沒有辦法,當年定遠侯就是看準了高宗皇帝對定軍侯府的忌憚,才會踩著定軍侯府往上爬,因為當年那一戰,定遠侯府得利不少,儘管定軍侯運籌帷幄,可定遠侯也不是吃素的,愣是憑藉那一戰將家族裡但凡是有些本事的人都提拔了起來,不然豈能如此風光?不過也因為那一戰,讓武將們心寒,對高宗皇帝那叫一個不待見,也導致後來高宗皇帝明白了過來,可事情已經發生,高宗皇帝即便是想要彌補,可也為時已晚。
定遠侯府從來都不知道,其實他們從那時起就已經成了皇室眼中的沙子,不然為何明知道軍機處的所作所為也不吭一聲兒?若不是定遠侯府,高宗皇帝也不至於在龍御歸天之時,握著床邊接班人的手後悔不迭,高宗皇帝雄才偉略,結果就被一個小人給害了,讓他在武將那裡大失人心,很多的事情,武將們不表態他都不敢去下手做。
定遠侯府坑害他不淺,連臨終都不忘吩咐接班人,對定遠侯府是能雪藏就雪藏能壓制,對定軍侯府卻是放任自流,不敢太過殷勤怕引起武將們的反彈。
雖說當年的確有心思壓制定軍侯府,可高宗皇帝對武事並不瞭解的很透徹,尤其是親兵這一塊,這一直都是武將們自己的事情,高宗皇帝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後來發現情況不對勁兒的時候,專門找人打聽過,才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身為高宗皇帝的皇孫,正和帝沒見過這麼皇爺爺,可是卻從父皇嘴裡聽到過許多這位祖父的事蹟,尤其是父皇跟他說過,日後若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