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烏髮如油肌膚如玉;瑚圖玲阿小姐姐三歲,天生的跳脫活潑,彷彿一個女版的老六。因為過年,兩個格格俱是一樣的大紅妝花旗袍裙,外罩著對襟小褂,傍著母親站著,彷彿一對小黃鸝。
康熙的目光陡然柔和下來,嘴角帶了笑容,感嘆道:”小九也這樣大了。梁九公,南邊新進上來的蘇緞挑兩匹給九格格。“
九兒愣了一下,才說:”謝皇阿瑪。“
這還是頭一次皇阿瑪單獨賞她東西,不是內務府的份例,不是除夕宮宴上跟公主們一起得的金玉小如意,也不是跟永和宮的兄弟姐妹們共享的瓜果點心。她抽了抽鼻子,低頭眨眨眼睛。
繡瑜不著痕跡地挽了女兒的手,拉到身邊安慰著。
康熙又看向最小的兩個兒子,嚴肅的目光裡帶著幾分調笑:”朕聽說顧八代這個月時常告假,是怎麼回事啊?“
十三十四都有喜武厭文的趨勢,如今上書房的規矩不比以往嚴謹,他們就常常逃了課或去武英殿練武,或去上飼院騎馬;還偷偷把木劍帶進課堂,藏在桌子底下,有空就拿出來揮舞,自在得很。
顧八代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又怕皇帝怪罪他教書不盡心,只好請假。
胤祥聞言心裡砰砰直跳,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十四卻沒發現任何不對勁,理直氣壯地說:”許是他年紀大了,身子不好吧?“
”是嗎?“康熙沒好氣地說,”那你背一段《孝經》來聽聽,就倒數第二篇第三段吧。”
十四從小到大最不怕就是背書,張口就來。
他雖然背得一字不落,但是這得意洋洋的樣子卻不入康熙的法眼,只皺眉道:“《孝經》只是最基礎的東西,你四哥在你這個年紀,四書都念過三本了。”
十四目瞪口呆,張口就想說我也會背四書,皇阿瑪,您倒是考我啊。
繡瑜趕緊給兩個大兒子使眼色。胤祚突然插話道:“皇阿瑪明鑑,顧八代請假也許是因為他兒子顧儼近日續娶成婚,顧家人丁稀薄,他妻子又早喪,想來他不得不回家幫襯著些吧。“
康熙聽了頓覺有理,又見十四的功課好像並沒有落下,也就揭過不提,反而打趣起自己的兒子來:“說到成親,你額娘給你挑了兩個侍候的人,趁過年趕緊把事情辦了吧。朕看初七是個吉日。朕給你們幾個一日假,去吃老六的小喜酒去。“
他一邊說一邊看著兒子的臉慢慢轉紅,頓覺有趣,撫膝大笑:”老四,好好教教你弟弟,這麼大了還跟個孩子似的什麼都不會,來年福晉進門可不能丟了臉面!“
十四眨巴著眼睛,不懂就問:“六哥不會什麼,才會在福晉面前丟了臉面?我們也要學嗎?”
康熙一頓,片刻爆發出更大的笑聲,撫摸著十四的腦門,曖昧地笑道:”你還小呢。“
”皇上!“繡瑜摟了九兒在懷裡,捂了女兒的耳朵,瞪向青天白日亂開車的皇帝。
永和宮一時其樂融融。
然而貴妃去世還是打亂了繡瑜的一些部署,比如皇太子清洗了毓慶宮,她好容易安插進去的人折了兩個。再比如除夕的宮宴上,敏嬪坐到了她的下首。雖然笑容仍舊是謙卑恭敬,但眼神裡除了小心翼翼更多了一份期盼。
入主一宮對后妃來說,就意味著從此不僅不用被主位轄治、親自撫養自己的兒女,還可以培養其他的低階妃嬪,抱養她們的兒女。就好比農奴翻身做主一般,整個天地煥然一新。
易地而處,繡瑜自認抵擋不住這樣的誘惑。自打貴妃病了,就把要她挪宮的話撂開不提,還賞了幾樣暖屋子的玩意兒給她。可心裡到底存了幾分防備,雖然對十三一如既往,卻藉口九兒大了要開始學著管家理事,不許姐妹倆再跟著章佳氏騎馬去了。
再下方則是冬月二十八才生了十五阿哥胤禑的王貴人。宮裡人人都說王貴人是個有福氣的,繡瑜當時病著,也沒多做理會,如今看來這傳言倒有幾分道理。
十五阿哥是個活潑健壯的大胖小子,生下來就足有八斤九兩重。王貴人生他明明是頭一胎 ,卻順順利利不過花了三個時辰功夫,如今出了月子更是像一朵盛開的的牡丹花兒,整個人養得珠圓玉潤、肌膚生光,叫繡瑜這種差點最後一胎翻車的人羨慕不已。
康熙中年得子,沖淡了失去貴妃的悲傷,對十五阿哥也極喜歡。他滿妃生的出身高貴的兒子、能擔大任的兒子多了去了,小兒子就是生來承歡膝下養著逗樂的嘛,故而不僅沒有因為漢軍血統瞧不起十五,反而還因此多疼了胤禑幾分。
王貴人也因此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