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2 / 4)

小說:邀寵記 作者:世紀史詩

的是最委婉最客套的方式,讓人即便存著三分不情願,卻不會在心裡起反感。

崔家姐妹又是個什麼做派?馬車跟在阮素娥後面,讓蕭府的人以為是阮素娥帶來的親朋,便沒加阻攔——還沒見面呢,就跟她玩兒了一招障眼法。再加上先前散播她病得快死的訊息,她怎麼可能對那兩個人以禮相待。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蕭錯與崔家的恩怨幾乎沒可能化解,只有兩條路:要麼兩家結親,崔家利用蕭錯現在的權勢,把以前丟掉的顏面、損傷的勢力找補回來之餘,撈到更多的好處;要麼兩家相爭,在官場上明爭暗鬥,一方沒落之後,這場恩怨才能有個了結。

蕭錯與崔家的恩仇,裴羽問過裴洛,已經知曉原委。

最早,是在前幾年戰事期間,蕭錯為左前鋒,崔家二公子在他帳前聽令。崔二公子比蕭錯年長,卻是個好大喜功的。一次突襲期間,崔二公子貪功冒進,違反軍令,自己重傷,隨行的八百名精兵則無一人生還。事後,蕭錯把他剁了的心都有了,崔二公子卻以重金行賄,想要蕭錯對上揭過不提。

蕭錯對那八百名精兵無辜喪命痛心之至,將事情原委如實告知主帥——主帥正是當今聖上,行賄的事情也是不加隱瞞。

結果,崔二公子死。軍法處決。

崔大人雖然心痛得無以復加,仍是上摺子請罪,先帝只是斥責了幾句教子無方之類的話,並沒深究。

從那之後,崔家及其親朋就看蕭錯處處不順眼。說起來也是在情理之中:崔二公子是有機會活命的,偏生蕭錯絲毫情面也不講。到底是一個大活人不在了,還是以很不光彩的形式赴死,即便是自找的,心裡總歸是不痛快。

其後征戰期間,崔家大公子崔賀、四公子崔振先後到了兩軍陣前,貪功冒進的事情從沒出過,卻是明裡暗裡給蕭錯使絆子。

正如裴洛所言,蕭錯能在沙場揚名,委實不易。

後來,戰事結束,蕭錯與崔家的仇越結越深——先奉聖命到了崔大人所轄的南疆,手法利落且不近人情地懲處了諸多官員,削減了崔大人的大半勢力。

從那之後,崔家一直致力於廣結人脈,試圖恢復家族曾有的輝煌。這樣的行徑,遭到了連琛、張放等人的阻撓。

若非如此,崔大人不會趕在閔侍郎夫婦事發後上摺子,稱病回京辭官賦閒。以前到底是身在邊疆,揣摩不出局勢。由此,索性將自己放在一個被動又狼狽的位置,回到天子腳下籌謀前程。

崔家的位置,這些年都很微妙——早些年,崔大人曾得到皇后之父的大力提攜,二人多多少少有些交情。

而皇后之父江式序,那位可遇不可求的名將、英年早逝的俊傑,蕭錯都敬他如神,何況尋常將士。

早些年,崔大人為人處世算得低調,從未宣揚過自己與江式序的交情。而在皇帝登基、皇后母儀天下之後,崔家可沒少拿此事做文章,在南疆軍中,無人不知。

七分真話,三分誇大,任誰又能不信。

是因這一點,誰都明白,只要崔家不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兒,皇帝就不會對崔家下殺手——他不能動岳父的故交,不能不顧皇后及其母族的顏面,更不能不考慮到動崔家很可能導致軍心不穩的後果。

如果皇帝實在是看崔家不順眼,只能從別的地方下手發落。

崔家呢?只能在明面上以退為進韜光養晦,暗地裡下手削減仇家的勢力,尋找能夠得到皇帝重用的機會。他們沒有退路,不爭取的話,年輕一輩幾乎沒有前景可言——張放、蕭錯這等武將從來是斬草除根的做派,斷不能坐視不理這等隱患。

思及此,裴羽不由心生感慨——江式序曾經賞識、提攜的崔家,怎麼會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若在天有靈,看著昔日麾下那些將領如今明爭暗鬥,該作何感想。

這天傍晚,崔家兩名管事媽媽來為崔大小姐、崔二小姐送帖子。

裴羽好笑不已,連人都懶得見,吩咐木香把人打發掉。

**

蕭銳回到府中,腳步匆匆地去了凌雲閣,進門見到蕭錚就問道:“小廝說你有要事找我,什麼事?”

蕭錚把案上的一封書信遞給他,面色凝重:“玉傑出事了。我們一直有書信往來,這是今日剛收到的信。”

“玉傑?他怎麼會出事的?”蕭銳說著話,匆匆取出信紙,看罷信上的內容,神色現出怒意。

他們口中的玉傑,是現任南疆總督連琛的獨子連玉傑,他們的至交。

連玉傑是文武雙全之人,最仰慕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