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誰也不會在身邊留一顆定時炸彈,不然吳佩孚就是很好的榜樣。你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路,或者跟我們的軍隊一起北上。”
陳炯明攤牌了。
時間緊迫,在北伐軍向東發起第二次進攻之前,閩南的國民黨軍隊的威脅必須解決。儘管在武力上,陳炯明有很大把握,但他不想這樣做。
“此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給我時間。”
胡漢民沉默一會道。經過試探,他已經知道對方的底線了。
“我知道,不過要儘快。”陳炯明點點頭,知道此事,必須經過孫文同意才行。
說起來情況也微妙,廣州政府對馮玉祥的態度冷淡,對國內其他勢力同樣如此,愣是要收拾盤踞長江流域的直系吳佩孚、齊燮元等人。
如今,孫文北上響應馮玉祥,如果他的老巢被人一鍋端了,那樂子就大了。
胡漢民從陳炯明那出來,心情沉重。
“走,到美華路逛逛。”
他吩咐道。車子是廣州政府提供的,不過司機是胡漢民的心腹,所以胡漢民很放心,不用擔心機密洩露。
繁華的美華路,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霓虹燈閃爍,比起上海外灘的歐式建築,多了中國味。新式電器、傢俱、衣服、等琳琅滿目,電影院,戲院,酒樓茶肆,應有盡有,到處都是一片摩登世界,讓人看得目不暇接,胡漢民從頻頻向車窗外張望,一邊吩咐司機放慢速度。
家鄉在陳炯明和致公黨的治理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沒什麼不滿意的。
設身處地一想,四年前,就算讓國民黨得到廣東的統治權,自己這些人能把廣東發展成今天的樣子麼?
革命革了那麼多年,攻城略地,擴大地盤,胡漢民不陌生,但如何快速建設一座城市,在統治區內完善工業建設,對他而言,這是個陌生而複雜的難題。
縱觀全國,也就廣州政府真正找到了合適的辦法,他們走出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開創了前所未有的事業。
一連幾天,胡漢民都在廣州逛,從繁華的商業區到忙碌的工業區,孜孜不倦,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陳炯明予以諸多方面,就算石井、南沙兩地的兵工廠也准許胡漢民進入考察,相信幾天下來,胡漢民肯定被狠狠地震懾住了。
果不其然,胡漢民在發給孫文的情報裡,客觀地描述自己在廣州看到的一切,認為廣州政府勢力遠比表面上看到的多。
另外,陳炯明等人態度堅決,如不妥善解決,閩南國民黨軍隊是抵擋不住對方進攻的。
胡漢民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過情報局的監控,他的反應完全也在陳炯明的預料之中。
“胡漢民一介書生,人雖不算單純,也不是陰險狡詐之輩,更成不了野心勃勃的梟雄。這樣的人才其實可以為我們所用的。”
司徒南私底下對陳炯明道。
“嗯。”
陳炯明點點頭,心裡暗暗驚訝,不知道司徒南明明沒有和對方深交,卻能準確地評價國內的人物,基本上*不離十,好像有未卜先知能力,每每回頭,才覺得對方眼光之高遠,佈局手段之狠辣,被他算計的人基本上難有翻身的機會。
陸榮廷、孫文、唐繼堯、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等,儘管司徒南沒有親自出手,但躲在背後的他更有魔力,在黑暗中悄悄展開一張無邊無際的網。
倒黴的人倒下了可能還不知道背後有這樣一隻黑手吧?
陳炯明心裡突然生出這樣的想法,心道,或許自己將會越來越風光,但總忘不背後有一雙眼睛一直盯著,明白高處不勝寒,因此保持冷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越界。
司徒南不知道陳炯明有這樣的心思,如果知道了肯定好笑,自己不過是投機取巧而已,所謂的大網不過是歷史的軌跡而已。
“胡先生的書法不錯,有機會的幫我要一副。”
司徒南笑道。有機會碰到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胡漢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小小地滿足一下收藏癖。
第272章北上上海
“充足的後勤保障是勝利的基礎,你的膽子很重。”
司徒南鼓勵地對林一民道,跟宋子文一樣,這位年輕的企業家完成了向政務的轉變,主管廣州政府的財政大權以來,表現很出色,籌集足夠的軍費,有力保障前方戰事的順利進行。
“我可能是全國最幸福的財政主官了,誰叫我傍了超級大款呢。”
林一民笑道,從司徒南手中接過剛剛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