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肩上的壓力更大了。
不僅是他,宋家宋子文也要從富商家族變成政治家族,這點不用司徒南提醒,他們兩人私底下已經談論過好幾次了。
畢竟,國內的情況就是這樣,商人要成為社會的主流,刀子、筆子都不可少。
說起這些,氣氛變得嚴肅,林一民想到了什麼,突然一笑:“對了,宋家小妹好像挺想你的,少爺,你準備怎麼辦?”
“滾!”
司徒南沒好氣道,白了林一民一眼,回頭看了一眼,何仙姑沒在身邊,暗暗舒了口氣。
想起宋三,他的心有些不爭氣的悸動,有點害怕,有點愧疚,還有一些期待。
不過,司徒南沒有閒心去想念宋三,到了廣州城,又馬不停蹄地考察兵工廠。
廣州石井兵工廠,目前中國最大的軍工組織,進入下半年,工廠越來越忙碌了,工人們三班倒,軍隊在產區巡邏要比平時頻繁許多,士兵手裡握著鋼槍警惕地檢視周圍可疑的情況。
看著一跟跟幽藍的槍送生產線裡下來,司徒南暗暗點頭,在輕武器製造方面,廣州政府已經不亞於捷克等歐洲的小國了。
經過四年埋頭建設,致公黨在兩廣地區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廣州和南寧為中心的鋼鐵產業達到30萬噸年產量規模,大大滿足軍工業的需求,武器基本能自足,同時還向其他軍閥勢力兜售武器物資當然,還有飛機工業也發展迅速,透過從外國進口飛機發動機、儀器,用本地木材製造的機身組裝起來,培養了數百名飛行員,同時還有少量的飛機可供“出口”。
在沸沸揚揚的民*閥混種中,兩廣地區軍工業在不知不覺中取得長足進步,成為中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因為一直憋在南方“種田”,基本上國內的軍閥勢力或多或少都成為廣州政府的客戶??????
陳天明興趣盎然地給司徒南盤點家底,作為財政部長,廣州政府的三巨頭之一,他不僅主管三省財政,兩廣的工業建設也是他的任務之一。
“很好!”
噠噠噠!
來到靶場,司徒南不客氣地操起機槍,粉碎的標靶就像即將被摧毀的??????
第245章見李宗仁
傍晚時分,雲貴高原上空,金黃盡染,一架康明斯雙翼客機掠過就像一隻巨大的火鳥在空中翱翔。
倦鳥歸巢,蒼翠的山川裊裊炊煙,那是農家在煮飯。
李宗仁端坐在飛機上,默默地看著窗外,剛剛取得戰鬥勝利,他心情輕鬆,就像窗外舒展的天空。
桂軍編制裡就有一個飛行團,擁有數十架飛機和數百人的飛行團隊,平時駐紮在南寧,偶爾李宗仁也到飛行團去視察部隊,實踐證明,除了偵察,飛機大有用途,這次征討唐繼堯飛行團的功勞就不小,從空中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們大多數從飛行學校畢業不久的技師,南華派遣飛行教官,在他們嚴格培訓下,桂軍飛行團繼承了南華空軍的經驗,用南華模式培養起來的空軍在國內幾乎可以橫著走。
放眼國內,只有華北的吳佩孚和東北的張作霖麾下擁有飛機,至於戰力幾何,要比試過才知道了。
李宗仁相信己方會取得最後的勝利的,同樣的,盟軍粵軍在廣東也擁有一支飛行部隊,成軍更早,飛行員經驗比這邊要強,經過幾次對抗,雙方的差距真逐步減少。
李宗仁意識到飛機的重要性,飛行員是一項很有前途的事業,要不讓家裡的小弟去飛行學校?
李宗仁心裡想道,他雖然身居高位,但李家並沒有因此雞犬升天,老母在鄉下耕田,李家兄妹沒有任何官職,這有點不“合理”。
駕駛員技術嫻熟,飛機偶有顛簸,還算平穩,客機旁邊有兩架戰鬥機在護航,從窗外看出去,那兩架戰鬥機就像空中的掠食者,兇猛而靈活,可惜高手寂寞,苦無敵手。
這種待遇在國內應該沒人比得過我吧!
李宗仁臉色浮現一絲得色,開始他有些牴觸飛機,覺得不大安全,後來慢慢改變態度,積極鼓吹在廣西發展航空工業。
“不知道平果的鋁工業發展怎麼樣了?南寧的那些德國工程師常說,鋁是飛機制造的重要原料,現在廣西建起了鋼鐵廠,等鍊鋁工廠建成,飛機工廠大有希望吧!”
李宗仁心裡想道,耳邊響起副官的話:“將軍,這次廣州催得緊,肯定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很可能要北伐了。”
李宗仁沒有回頭,眯起眼睛,俯瞰大地,山川河流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