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正如林一民所說,那傢伙能跑,雖然有些笨拙,有些簡陋,不過作為第一輛中國國產的汽車,司徒南還是保持很高的敬意的。
“我們的鋼鐵技術還有待提高,大量的精鋼用於武器製造了,不然我準從外國進口汽車生產線。”
林一民堅定道。自從決定回國內發展後,他無時不刻不為國內工業努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沒有司徒南在身邊的時候,他深深懂得這一道理。
廣州有中國唯一的一條汽車生產線,那是克萊斯勒公司和美華公司合作的專案,發動機、變速器等重要部件都要進口,實際上是一條組裝線。
這是司徒南安排的成果,克萊斯勒公司在南華、日本也有汽車組裝線,每年能糊弄不少錢,現在廣州城跑的汽車汽車幾乎全部都是的克萊斯勒公司的產品。
對於林一民的雄心司徒南是支援的,他拍了拍林一民的肩膀鼓勵道:“慢慢來吧!希望下次來,能坐上百分百的國產汽車。”
“嗯。”林一民點點頭,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像底特律那樣得天獨厚的,在一窮二白的中國,能有目前的成就,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奇蹟了。
除了汽車,南沙港工業區還有一家特殊的工廠,裡面守衛森嚴,司徒南進去一看,原來是坦克工廠,裡面有一條坦克組裝生產線,利用進口的零件,能拼湊起輕型的坦克,薄薄的鐵皮,上面打著密密麻麻的鉚釘,上面扛著一門二十多口徑的小炮,有說不出來的猥瑣醜陋,不過卻是目前最厲害的大殺器。
“這傢伙能跑嗎?”司徒南問道。相對而言,他覺得裝甲車比較適合國內,不過凡事不能要求太多。
“還行。據說軍方挺滿意的。他們組建了一個裝甲團,前前後後,坦克工廠每個月生產的十幾輛坦克都跑到他們軍營裡了。”
林一民笑道。
對於歐洲戰場上出現過的武器,深受德國參謀影響的粵桂軍是挺時髦的,飛機、大炮、潛艇應有卻不怎麼盡有,受限於產量,除了飛機,坦克等裝甲武器只能少量裝備,只能過個樂,至於能發揮什麼作用,鬼才知道。至於海軍,中國目前還真沒有一支像樣的海軍,有幾艘小艦跑熟南海就不錯了。
就在司徒南在南沙港興致昂揚地考察的時候,黃埔軍校裡卻發生了一幕爭論。
“我認為單靠粵漢鐵路投送兵力是不夠的,我們的敵人是吳佩孚,他的第三師從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就是中國最強的一支軍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幾乎百戰百勝,戰鬥力驚人。
對付這樣強大的敵人,我們要運用新的戰術,比如裝甲部隊。否則,就算我們打贏他們,也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這是划不來的。要知道,我們的敵人可不僅僅只有吳佩孚一家。”
一位三十來歲的軍官正在一臉嚴肅道,他的名字叫白崇禧,一年前還是南華國防軍的一名中校,現在卻成了廣州軍隊的一位前途無量的少將,帶領一批從南華回來的參謀參與到北伐計劃中。
為了防止洩密,制定北伐計劃主要放在島上的黃埔軍校裡進行。
飛機炸,大炮轟,步兵衝,現在多了裝甲部隊,好像德國參謀也有類似的傾向。這個白崇禧是從南華陸軍參謀部回來的,在南華打過仗,應該很有本事。
參謀長鄧鏗坐在一旁默默想道,他是粵軍的頭腦,陳炯明沒有軍事才能,明白致公黨的苦心後,現在已經不染指軍權了,專心作為政治領袖,所以鄧鏗成為粵軍的最高軍事首領。
白崇禧的話說到他心裡去了,若非必要,最好不要拿廣州政府的精兵和吳佩孚消耗,既然白崇禧那麼有信心,何不讓他一試呢?
“你的意見呢?司徒將軍?”鄧鏗笑著問剛下船的司徒勇。
司徒勇是他的老朋友了,四年前就參加過討伐陸榮廷的戰爭,戰功赫赫。在南華的表現更是厲害,指揮過棉蘭守備師打敗荷蘭軍隊,鄧鏗有必要詢問司徒勇的意見。
同時軍中,南華派大大增加也多重原因造成的,鄧鏗也不妨對這種有利於粵軍壯大的結果。
“其實,裝甲力量集中使用這種戰術在南華獨立戰爭中已經使用過了,而且效果明顯。當時,我們主要使用的是裝甲車,坦克不多,在我們飛機炸掉荷蘭陸軍的大炮陣地後,一衝起來,幾乎是披靡,輕易就把荷蘭陸軍包圍了。
荷蘭陸軍,特別是後來從本土過來的援軍,他們的素質都是一流的,也被我們的戰術打敗,其中有很多原因,不過我認為白參謀的建議是有道理的,問題是,我們的後勤一定要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