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3 / 4)

一趟了!”

“非洲?”張孝若瞪大眼睛,從林一民手中接過電報。

“你怎麼看?”林一民笑問道,兩年沒見,有些掛念司徒南了。他知道司徒南現身北非,肯定有種重要的事情,瞭解內情的他只能暗暗感慨。

“美國的棉花太遠,國內的棉花數量有限,日本企業和大生激烈競爭,以大生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來看,除了印度,我們的確要開闢新的原料市場,我得親自去一趟埃及!”

張孝若爽快道。他心裡有點疑惑,怎麼萬里之外的一封電報就讓林一民態度恭順呢?

張孝若有強烈的進取心,林一民放心,美華財團在大生集團花費大量精力,就寄託大生集團能從日本和英國的紡織企業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

對大生集團構成強烈競爭對手就有英國的普拉特公司,世界最大的紡織巨頭,紡織產品、紡織機械暢銷全世界,體現英國紡織業幾百年來的沉澱,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也是普拉特公司的原棉產地。

而在東亞,日本紡織企業幾乎和大生集團的競爭激烈,幾乎到了近身肉搏程度。三井財團在日本紡織業有重大利益,旗下不僅有數量龐大的紡織工廠,還有豐田自動織機公司這樣實力不俗的紡織機械公司。

技術是大生集團的短板,也是林一民比較焦心的事。大生在上海的紡織裝置大部分就是從日本進口的,近兩年在南華投資的新廠倒是採購美國普林斯公司的織機加上康明斯電氣的電機,改裝而成,效果良好,由於採用電力動力,比起傳統的蒸汽功力,新唐山的紡織工廠比上海的高10倍。

引進這些昂貴的機器花費500多萬南華元,如果沒有國家支援的大量的訂單,大生集團真不敢輕易在南華花巨資投資新廠,但也僅此在南華一地而已,大生集團在中國的紡織工廠不是從日本引進的生產線就是收購英國紡織廠購買而來的。

似乎明白林一民的擔憂,張孝若有些苦澀道:“技術方面受制於人終究不是辦法。最近,日本的豐田自動織機公司推出一種新型的自動織布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突破,效率比我們在南華拼湊的裝置還要高。如果可以,我想——”

又是豐田織機?令人討厭又不得不佩服的日本人!

林一民嘟噥道,鼓勵地看著張孝若:“你想怎樣?”

“購買專利許可。”張孝若咬牙道。

“沒那麼容易。如果想你說的那樣神奇的話,要知道日本人是出了名小氣的,這麼重要的技術我看不會給我們的。”林一民搖頭道。

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政府為了限制先進的紡織技術不洩露到國外,命令禁止任何紡織機器出國的,直到一位紡織工匠到了美國後憑藉記憶複製紡織機,這才開始了美國的紡織業。

現在的日本人就像當年的英國人一樣,絕對不會輕易把國家領先的技術出口到國外的,就像克萊斯勒日本分公司在日本組裝汽車,而不會把發動機工廠搬到日本一樣。

“那就用錢砸!實在不行,我們就偷出來,拿回南華拆卸,模仿,山寨他們。”張孝若一臉堅定道。

“嗯。這樣也好!”林一民點點頭,他才不管大生公司去偷還是搶。

第232章夜巴黎的小莉姐

受到技術制約,大生集團還離不開美華財團的輸血和南華政府的扶持,不過林一民依舊可喜地發現以大生集團為代表的紡織技術正在逐步提高。

大生集團在南華的新廠裡,在德國工程師的幫助下,華人技師把美國進口的自動織機和康明斯電機組裝起來,對紡織技術進行電氣化革新,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生產的南華布開始在南洋地區蔓延。

這幾年,南華陸續地派遣技術人員到美德等國進修,隨著他們學成歸來,林一民相信華資紡織業會逐步趕上來的。前提是目前的發展趨勢不被打斷。

張孝若“出使”埃及一事不必立刻啟程,張家大少爺剛從南方回來,林一民特意邀請他去夜巴黎接風洗塵。

張孝若熬不過林一民的熱情,剛坐下來,夜巴黎的大姐大吳小莉就像一陣香風一樣飄了過來。

青綠旗袍,勾勒出魔鬼的身材,前凸後翹的,有些誇張的s型,讓人ji動。

粉豔的小嘴,讓人幻想。頭髮被精心燙過,微微曲捲,有種懶懶的風情,水晶高跟鞋上露出白皙修長大腿,珍珠項鍊下鼓鼓的胸脯,顯示此女人有著得天獨厚的事業線,讓人遐想。

“林先生,好些日子沒來了,是不是上次回去以後,被家裡的夫人罰了?”吳小莉輕佻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