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說我,你為了你家的幾個小子,還不是操心操碎了。你丈夫死得早,家裡幾個孩子還小,總是被大孩子欺負。你有一次看的心疼了,便提著棍子去打那幾個大孩子!”
邱婆婆笑道:“哈哈哈,難為你記得,當時我提了棍子,你跟在我後頭,你家老孔不讓你跟我去,你非要去,你說你是跟著,好好勸著我,別讓那些孩子被我打狠了。結果,你還幫我打了好幾棍子呢!”
邱婆婆和張彩群一聊起過去的往事,就禁不住笑了起來,過去的那些年,不管多苦多累,都這麼熬過來了。邱婆婆還稍微好了點,拉扯大了幾個兒子,便沒什麼事兒了,在村裡過著悠哉悠哉的老年生活,反倒是張彩群老人,她需要憂心的事情太多了。
張彩群的三個孩子,老二和老三一家,在經濟上基本上是獨立的,不需要她這個做媽的操心,只是老大那一家,已經成家十幾年了,生活還不能溫飽,做生意都是賠本的,時不時需要借錢花。
……
王宛童拎著飯盒走在回家的路上。
忽然,她的耳朵一動,她聽到了有東西向著她這邊砸過來的聲音,她不用轉過頭去看,便輕鬆地往旁邊一躲。
那衝向她的玩意兒並沒有砸中她,而是落在了地上。
她回頭一看,一個身影,跑遠了。
她眯眼掃了一眼,這麼大的石頭上,綁著一根尖尖的樹枝。
如果她剛才沒有躲開,她的頭上,就會被戳出一個大洞。這戳中了腦袋,還能活命不成?
那個人!
就這麼恨她?
王宛童把綁著樹枝的石頭撿了起來,既然,對方不放過她,她又何必客氣呢?
她一手拿著石頭和樹枝,一手拎著飯盒,走回家去。
王宛童回到家裡,孔國祥正在堂屋裡,他看到王宛童撿了東西回來。
孔國祥說:“王宛童,讓你好好送飯去,你怎麼撿些破爛回來?”
王宛童說:“外公,這兩樣東西,石頭,可以用來墊桌子嘛,我們吃飯的桌子角,早就已經磨掉了,搖搖晃晃的。而這樹枝嘛,是我學校裡的手工作業。我之前在和張師傅學了木工活兒,正好可以用的上了。”
孔國祥聽了王宛童說的話,他倒是十分滿意,飯桌的腳,的確是需要墊起來的。這王宛童啊,不知道從哪一天起,變得巧舌如簧了,他每次想發脾氣的時候,都被王宛童給巧言善辯地說服了。
此時。
孔遠志從臥室裡走出來,他看到王宛童手上拿著石頭和樹枝,他愣了一下,說:“王宛童,你什麼時候有了撿破爛的毛病啊,什麼東西都往家裡撿。”
王宛童說:“這些東西都是有用的。”她說著,便來到了飯桌下面,把桌子微微抬起來,石頭呢,正好可以塞在桌子角下面。
孔遠志的眉毛提了起來,外公似乎已經被王宛童說服了,如今外公,已經漸漸地接納王宛童了,在外公的眼裡,恐怕他的位子,會被王宛童一點點擠走吧。
不行,他不能再這麼坐以待斃了。
他要讓王宛童知道,這個家裡,誰是老大,是誰說了算,王宛童啊,你等著瞧吧,逃得了一次兩次,你看看你能不能逃過第三次!
……
王宛童吃過晚飯以後。
她便和外公說,要去木工張師傅家裡一趟,要和師傅學習一下手藝。
孔國祥對於王宛童主動學習的態度很滿意,畢竟,在他的眼裡,學習文化知識沒什麼用,但是學會一門手藝活,那可就不一樣了,起碼將來幾十年,靠著一門手藝活,到哪裡都會有飯吃,不會餓死。
孔國祥說:“行吧,你去吧。”他看了一眼新買來的西瓜,說,“你給你師傅,帶個小西瓜去。”
王宛童說:“外公,我就不帶了吧。”
“你這孩子,你難道不知道,現在學手藝,師傅帶徒弟,都是要收錢的嗎?你去學手藝,你師傅沒收你一分錢,這樣大的恩情,你記著,對他好一些,他也會教的仔細些。”
王宛童點點頭,說:“那好吧。”
孔國祥敲了敲幾個西瓜,挑了其中一個還不錯的,他說:“你過去以後,問問你師傅,能不能把你大表哥一起帶一帶,將來,你們兄妹兩個,也好有個照應。”
王宛童的嘴角微微一彎,學木工活兒,可是一個苦差事,孔遠志就連作業都懶得寫,還會好好學木工活兒嗎?不過,她還是認認真真地說:“嗯,好,我問問師傅吧。”
孔遠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