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設滿、蒙、漢各三人處理事務。一改□□哈赤在時屠殺漢人的風氣,反而開始進行考試,選取官員。同時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餘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漢族地位大大提高,這本就惹的滿族人大大不滿。
蒙古人也不甘寂寞跳了出來,皇太極後宮五位大福晉,都是蒙古人,後宮是前朝的縮影,也是蒙古人的野望。蒙古人希望重建成吉思汗的黃金帝國,在草原上他們是黃金血脈,是最強的人,怎麼會甘心俯首在滿人之下。
原本皇太極革故鼎新之舉會取得大大的成效,為大清一統天下奠定基業。如今有了杜勳在各處挑撥離間、煽風點火,原本緩和的矛盾驟然加強,皇太極疲於應付。
但僅僅這樣也不足以分裂大清,多爾袞是怎麼帶著正白、鑲白兩旗的人反了呢?關鍵在另一個人身上——范文程。
甭管在謠言裡皇太極和多爾袞有怎樣複雜的關係,事實上他們就是簡單的長兄與幼弟關係。□□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袞才十四歲,是皇太極教導他重用他才有如今的睿親王。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曾經相互信任,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隨著杜勳謠言的發酵,多爾袞“母親、汗位和女人”的感慨被皇太極知曉之後,皇太極就慢慢不信任多爾袞了。什麼女人、母親都不重要,若是多爾袞真喜歡莊妃,皇太極甚至可以送給他。皇太極的側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曾受封東宮福晉,也被他嫁給了葉赫部南儲,皇太極的庶妃也下嫁給的班第。女人無所謂,皇太極不能容忍的是多爾袞覬覦汗位。
正在這時,范文程向皇太極密報多爾袞有謀反之心,請皇太極立刻決斷,先下手為強。
有杜勳存在,范文程的密報顯然不會真的成為秘密,多爾袞不久之後就得到訊息。
對於大清來說,范文程是功勳卓著的文臣之首,對於漢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大大的漢奸。尤其在滿漢對敵,相互征戰的關鍵時候。范文程府上下一應人等,很多都是家鄉人。當年□□哈赤攻破撫順的時候,曾經屠城,有無數漢人在此一役中喪生。不要小瞧了漢族忠義文化的影響,范文程願意為了實現報復投靠滿人,有的人卻願意成為了柳孃的密探,用生命為大明盡忠。
多爾袞知道訊息之後立即起兵,叛逃入草原,順便帶走了八旗整整兩旗的兵力。
八旗分裂就此產生,皇太極大怒,更讓他絕望的是皇太極的人在范文程府上發現了他與京中朱氏王朝的來往信件。大明太子親自給范文程寫信,承諾只要他能策反多爾袞,分裂大清,使得大清不能扣關,便能寬恕他以往的罪行。
皇太極也不信,以往范文程為他出過多少計謀,讓他成功打下了蒙古、朝鮮和大明山海關外各地。可看著眼前大明太子賜下的符節和親筆信,想一想他終究沒有贏了大明,范文程的忠心有待商榷了。
皇太極還在猶豫,范文程卻突然不見了。
皇太極佈置在范文程家門口盯著的人回來稟告說,范文程不見了。皇太極派人去搜果然沒有搜到,憤怒之下殺了范家上下一應僕人,下旨追擊逃犯。沒有人知道範文程就躺在自家地窖裡,死於心腹僕人之手。
在此千頭萬緒之時,宮中又傳來了宸妃病重的訊息,宸妃要求皇太極殺了福臨給自己的兒子陪葬。因為猶豫,錯過的鎮壓多爾袞的最好時機,放跑了范文程,皇太極吸取教訓,不敢再猶豫,不顧中宮皇后的哀求,當即斬殺了福臨。不必分辨他到底是誰的兒子,反正皇太極不差兒子。
皇太極實現了寵妃的心願,也為自己出了氣,卻沒看見素來賢惠的皇后臉色如何扭曲。福臨是科爾沁的希望,皇太極殺了他,就是斷了皇后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夫妻反目,指日可待。
柳娘看著厚厚一疊講述事情詳細經過的信件,心中長吁一口氣,終於等到了最甜美的果實。
柳娘能對大清用計,大清自然能對柳娘用。
皇太極因多爾袞出走勢力下降,主動向大明求和,歸還部分城池,姿態放得極低,太子高興的接受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從萬曆年間開始,大明對關外勢力的戰爭就一直在“紙面上勝利”,實際上版圖卻越來越小。
在求和之後,皇太極又表現的對祖大壽十分懼怕,只要祖大壽出兵,他就後撤,並不斷向大明求救,姿態放得一次比一次低。不過三四次,朝中就有人開始參祖大壽擁兵自重、養寇以重,不是朝臣們都生了千里眼順風耳,對前線情況如此清楚,而是明顯建奴不是威脅了,這樣龐大的軍費開支,祖大壽這樣的風光就沒有必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