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進了金山銀山,還拐彎抹角的讓他別去寫什麼書別去學什麼建築。
要不是祁雲學習能力確實很不錯,三邊兼顧也表現優秀,說不定這老頭還有小動作要搞,就想著要把祁雲徹底拉進這行。
現在聽了老何說了他們何家的事,祁雲倒是能理解當初老何為什麼要哄騙他拜師學藝了,因為他已經斷了何家的血脈,不想再斷了何家的手藝。
能夠在五十六的高齡遇見祁雲這樣學習能力突出腦袋也好使的人,老何花費一晚上糾結最後決定哄騙他拜師,這算是老何這輩子做過的十分滿意的“壞事”了。
而祁雲也明白了為什麼老何的琴瑟行還能在華國這動盪的十幾年裡依舊安安靜靜的站在這裡,因為何家為這個國家付出了太多。
甚至老何後來三十多年的收入,也全部換成了各種物資秘密送給了華國如今的執政黨,無論是戰亂時期還是建國以後,老何也依舊在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像已經亡故的何家人那樣為這個國家做貢獻。
老何雖然嫌棄祁雲說錢的事兒,跟祁雲一起吃完麵,這老頭卻又拍了兩百塊錢給祁雲,搞得祁雲哭笑不得,不收吧這老頭還要鬧小脾氣。
祁雲沒辦法,只能在之後來的時候給這邊宅子裡補充了很多東西,臥房裡的被褥床帳,衣櫃裡也塞了冬天要用的棉被。
日用品補全,廚房裡也食材多了,祁雲給老何量了尺寸,江畫眉幫忙用家裡的縫紉機給老何踩了兩身如今最時髦穿著最涼爽的衣裳。
末了祁雲還給老何買了個錄音機,拉出天線就能收聽不少頻道,於是院子裡除了鑿木箱刮木料的聲響,又多了錄音機裡或是激昂播報著新聞或是拉長了調子唱著京劇的聲音。
老何屋子裡漸漸的多了許多祁雲風格的水杯筆架茶盤,也是這會兒老何才發現祁雲還是個手藝十分不錯的木工。
祁雲跟著老何一起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居然是一位代買,這人看起來就是個腦子滑溜的人,因為額頭上髮際線已經往後退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