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七月末,祁雲收到了京城那邊《國風》雜誌寄回來的信,信上編輯王盛十分坦率的誇獎了一通寄過去的文章,又表示希望祁雲這邊能繼續在《國風》發表文章。

隨同信件一起來的,除了王編輯用來示好的刊登了祁雲文章的那期雜誌一本外,還有一張八塊六毛五分的匯票,這是按照字數走的中等稿費。

雖然錢不算多,可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祁雲直接將之前陸陸續續寫下的七篇文章寄了過去。

從京城到水月村,中間信件耗費的時間算不得短,期間《國風》就已經又出了至少兩期雜誌,且《國風》之下還有別的特刊期刊週刊之類的。

祁雲同時寄出去數篇文章並不會全部刊登在一份雜誌裡。

這回寄信是祁雲自己去的鎮上,懷城那邊還沒有收到家書,不過祁雲還是將自己掙下的第一筆錢直接連通雜誌也給寄了回去,匯票到了懷城那邊凝開芳他們同樣可以取出來用。

另外,祁雲還去信華書店又給買了一本同樣的《國風》雜誌,這是寄給邊疆大哥那裡的,也是讓大哥知道他現在能自己掙錢了,下次寄信不用再寄錢跟票過來。

日子似乎就過得有些平淡如死水了,八月中旬的時候蜀地的天像是被人戳破了好些窟窿似的,淅淅瀝瀝的雨下個不停。

這會兒山上的莊稼陸陸續續進入成熟季,目所能及的田裡稻穀也染上了些許金黃。

“老祁,我從冬子哥那裡借來了漁網框子,咱們也去找個缺口接魚!”

周國安打著一把破傘光著腳丫子咧嘴笑著從小道那邊回來,吼著話的時候還舉了舉手上三角形支撐架網兜。

所謂的缺口就是每塊水田之間用來防水的過水口,雨接連下了三四天了,這雨量可不小,也就是本地人所說的漲水,聽說嚴重的時候水渠排水力度不夠,連田坎都能給沖垮,那時候田裡即將要收穫的稻穀可就遭殃了。

祁雲原本是不想去的,可轉眼看見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挽著褲腳一路滑著左搖右晃跟在周國安後面的江河,祁雲又猶豫了一下。

要是老週一個人帶小河出去接魚,怕是掉水裡去了老周都不能第一時間發現。

“行,等我一下。”

早在之前祁雲去鎮上寄信的時候就買了斗笠蓑衣,家裡備著雨具在祁雲看來就跟家裡要有備用藥箱是一樣的,都是生活基本準備物品。

不過這會兒雨傘可不是用錢就能買到的,就周國安那把補了補丁的破傘還是從李曉冬家裡借來的呢。

這廝剛才去借網兜的時候就直接頂了張路上摘的荷葉,去了李曉冬家李曉冬自然不可能讓他依舊頂著雨回來。

祁雲這段時間總是拒絕他的室外活動,這回居然一口就答應了,周國安高興得眼睛都要冒光了,三兩步往踩著泥水跳到了房簷下,放下雨傘埋頭又把褲腳挽高了一大截。

這老週一點都不知道回頭照顧一下江河,祁雲看得也是搖頭,冒著雨衝出去將差點要滑倒的江河攔腰一夾,祁雲三兩步就把江河給帶到了屋簷下,“你怎麼一個人出來了?外面那麼大的水,聽說下游田坎都沖垮了兩條,你也不怕被沖走?”

江河摸著臉上的水仰頭看著祁雲笑,“沒事,我想跟著老大去抓兩條魚,我姐今天在家裡補衣裳呢,我跟我姐說我來找祁哥看書認字兒。”

這段時間江河已經開始每天中午跟傍晚都過來跟著祁雲學幾個字,上次祁雲去鎮上還特意給江河買了鉛筆跟本子。

這還是江河第一次收到別人送他的禮物,自然寶貝得很,每天練完字回家都要用鉛筆跟本子認認真真寫兩篇小字。

江河這麼一說,這就是要跟祁雲通氣兒的意思了,要是以後江畫眉問起來,好讓祁雲幫忙遮掩,祁雲哭笑不得,拍了兩下這小子的腦袋,“既然是要找我看書的,那一會兒我們安好了網兜就回來看書。”

網兜只要找個好位置卡好不被水沖走就成了,隔一段時間去看看網兜裡有沒有魚,因為網兜很長很深,且還是大口小尾巴的設計,基本上落進去的魚都出不來。

要按照祁雲的想法,這樣的大雨到處都是溼漉漉的,他是一點都不想走出去的,可奈何身邊有兩個滿臉興奮就想衝出去撈很多很多魚的人。

祁雲把自己買的新斗笠和蓑衣都還給了江河披戴,自己換了江河之前戴的那一套。

估計江河戴的那個是有些年頭了,斗笠裡面壓著擋雨的大片竹葉有些浸水,擋雨效果不大好,蓑衣也有些不好用。

周國安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