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遊歷了幾年,不至於一點民情都不懂。他應該是想給陳起表現的機會。
陳起也沒藏著掖著,想到什麼便說了:“我朝的官員俸祿,是由太祖皇帝定下的。太祖皇帝認為,在朝為官是一種榮耀,所以官員應該無條件地獻身於國家,為國家服務。而且免田稅的政策,已經是優待官員了。所以大齊的官員,尤其是低階官員的俸祿非常低。九品官一年的俸祿才三十三兩,五品官加上伙食、紙張、火燭等等補貼,也只有三百多兩。”
見裴清殊和公孫明都在認真地聽著自己說話,陳起便繼續說道:“三百多兩對於平民人家來說自然是不少了,但事實上,五品官已經算是較高階別的官吏,府中的人丁必然不會少,一年三百多兩銀子根本不足以養活全家人。就算加上免稅的田地收入,也只能是剛夠溫飽而已。這還是針對地方官員、有朝廷免費提供的官舍居住的情況下。如果是京官的話,拿臣來說吧,如果不是皇上仁慈,借了一座院子給微臣的家眷居住,微臣現在只能一個人在官署中,與其他沒有房子的同僚合住了。”
陳起出身寒門,且並不是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之人。但在朝為官,除了衣食住行需要花錢之外,人際交往上的支出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加上奉養老人、教育子女等方面的支出,像陳起這樣的清官,看著權力不小,實際上日子過得頗有些窘迫。
公孫明聽了,點點頭道:“像陳大人這樣堅持原則的官員還好,寧可自己困難些,也絕不貪朝廷和老百姓的一個銅板。可有些人就不一樣了。”
公孫明頓了頓,道:“那些天性貪婪之人,先暫且不提。但有一些可能原本並沒有打算貪汙,卻因為手頭太緊,又意志薄弱之故做了錯事的官員……恐怕不在少數。”
裴清殊深以為然:“就算做官是為國為民,不圖大富大貴,但若是身為朝廷命官,連基本的日常開銷都無法維持的話,的確是說不過去的。”
公孫明笑道:“那皇上這是同意了?”
裴清殊不緩不急地說道:“你們的思路朕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