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完後,收拾好了,就允許別人去撿稻穗。所以大多數人家在割完稻子,還會重新把田地過一遍,看看有沒有太多的稻穗丟了,當然也有那粗心的、懶得人家,地多的人家,要趕時間,就不會再過一遍,會有一些遺漏的稻穗,這時那些地少的、勤快的人家就會去田裡撿稻穗。李阿嬤自己的天細給別人種了,所以每年到了割稻子的季節,都會背上揹簍去人家割完了的田裡去撿稻穗。每年這樣撿兩季,多的時候能撿上一框籮多的稻子,少的時候,也有大半框籮,多少能給家裡補貼一些。季家村像李阿嬤這樣撿稻穗的也有不少。
緊趕慢趕的,終於在忙活了七天把稻子給收回了家,這是季南看李染的腰痛,放慢了速度,當然他們這也算快的了,季家村還是有很多人家沒收割完的。把稻子收割完,還不算完事,五畝的水田還要犁,準備種晚季水稻,稻子要趕天氣好曬乾,收進倉庫。當然這些都還不用特別的急。
現在已經六月二十二,田地的西瓜已經開始熟了,這裡的西瓜熟的比較晚,要是在前世現代,西瓜在六月份出頭就開始熟,可以摘了吃。可在大慶國,卻要等到六月下旬。
李染去西瓜地裡看西瓜,西瓜地現在還每天有兩個人看守,不過還好,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偷竊的事。李染在西瓜地裡四處敲了敲,摘了三個聲音敲起來特別清脆的,又死了三根系的西瓜,準備回去試試,看熟了沒。這看西瓜樹沒熟,李染這個前世種慣了菜的人還是有一手的,這西瓜熟了的,跟沒熟的,敲了的聲音很不一樣,熟了的,敲起來的聲音非常清脆,沒熟的則是踏踏的,一點都不脆,有了聲音還不一定準,還得看西瓜藤上的系,西瓜藤上在靠西瓜蒂處,會有很多根系,這些系死了三根及以上的,才肯定是熟了。地裡的西瓜現在差不多都有系死了,差不多再過個三五七天的,就都能摘了回家。
☆、第23章
摘了三個西瓜回來,李染開了一個,果然都熟了,血紅色的瓤,咬上去非常的甜糯、汁水多,季南和小遠以前沒吃過,但是都非常的喜歡,尤其是小遠,還特地帶了去給狗剩吃。剩下的兩個西瓜,李染留了下來沒拿去送人,因為這兩個西瓜要送人也少了,李染干脆就等著把西瓜都摘了回來的時候,再去給相好的人家,一家送幾個。
現在還是要忙著田地裡的活計,季南牽著牛去犁地,不用李染跟著去,李染在家裡曬稻子,稻子是用竹子編的大席子曬得。李染想著這個時候的山上的一些野果子該熟了,把稻子鋪好曬好,背起家裡的揹簍,就想著一個人上一趟小山包。小山包就在家裡的背後不遠處,山上也沒什麼大型野獸,一個人上山也不怕。
沒幾分鐘就進了小山包,滿眼的都是累累果實。一小片的杏林已經在開始成熟,乏著溫暖的橙黃色,等把晚季稻種了,就可以著手摘了杏子,當然前提是要事先把小山包買下來。李染在杏林下撿了一個熟了掉在地上的杏子,在身上擦了擦就吃,非常的甜,甜中又帶著絲絲的酸,酸甜可口,非常的好吃。扔下杏核,李染在心中盤算著該怎麼處理這些杏子。
杏林旁邊就是稀稀疏疏的酸棗樹和野沙梨叔,這些現在還不能摘,得到了七月底八月初旬才是吃酸棗和野沙梨的好時節。那一小片的茶油樹也是一樣的碩果累累,圓溜溜的茶果,碧綠中帶著一絲絲的紅,掛在那些矮茶油樹上很是好看。這些茶果得到下了霜再摘,那時候摘得茶果出油率才是最高的。在季家村,下第一次霜,怕是要等到十月初旬到中旬的樣子,所以一點都不急。
李染又去那邊向陰的山坡看,山坡上的山葡萄已經結果了,結的果實非常的多,一竄挨著一竄,只是個頭非常的小,是典型的山葡萄,李染摘了一顆山葡萄嚐嚐,很酸,酸的李染一咬破山葡萄的皮,就直‘呸呸’的直吐。這些山葡萄人怕是不能吃,不過用來釀葡萄酒,應該可以。李染前世釀過葡萄酒,知道怎麼釀,不過沒用山葡萄釀過,也不知道能不能釀,釀出來的酒好不好。但李染想來應該差不多,再加上他還有隨身池塘的池水加持,應該不會太差。再說即使真的不行,也沒關係,反正這些山葡萄也是不花錢的,頂多就是浪費些人力。
小山包上的野果樹除了楊梅樹,差不多都看過了。楊梅樹只有六棵,樹不高,大概兩米不到,靜靜的直立在小山包上。這個時候楊梅已經開始成熟了,楊梅樹結的果實不像其他樹那樣碩果累累的,不過一棵樹估計一下應該也能摘下二十來斤的楊梅,李染前世沒見過楊梅樹,不知道這算是多的還是少的。
楊梅個頭很大,李染摘了一個紅紫的放進嘴裡,酸甜可口,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