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乾杯!”
***
張彥瑾在安置妥當家中和長安各大作坊的事情之後,張彥瑾就帶著張伍二去了西州大同,在把西州大同的事情交付給當初他帶過去王石和王久兩兄弟後,張彥瑾便帶著張伍一和張伍二一起去了安州榆林。
榆林在安州最北部,乃是黃土高原和沙地交界的地帶,倚山臨水,龍騰虎踞,氣勢非凡,當地民風更是豪爽直率。
不過這裡地勢雖好,可在大魏朝也只是農耕之地。
張彥瑾帶著張伍一在他當初買下地的地方轉了一圈之後,把區域給張伍一大致規劃了一番後,就把這裡建廠挖煤的事情全權交給了頗有經驗的張伍一。
雖說西州大同可以容納一部分中州的災民,可在中州大同的災民若是全部安置在大同,勢必會使大同勞動力過於飽和,故而張彥瑾準備把中州災民中的絕大多數安置到榆林來,建廠建房,讓榆林的採煤場發展起來。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張彥瑾便帶著張伍二等人去了寧州。與瓊州隔海相望,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是去占城最便捷的出海點。
至於物資,他則安排給其他人隨後運輸而來,或者在當地購買。
為了再就近造出一艘中州鉅艦出來,張彥瑾直接帶著皇上的手諭,從當初造船的工廠調了一批熟練的工匠過來,又徵集了不少當地的造船好手,建設了臨時工廠,安排他們打造中州鉅艦。
與此同時,張彥瑾也開始重金在當地以及其他沿海地區挖掘航船好手,以及水性好的弄潮兒。
雖說跨洋越海這種事情對於內地的人是十分讓人恐懼的事情,可對於這些自小就生長在海邊的人,恐懼則少的多,再加上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更有想要跟著張彥瑾建功立業的年輕人,不消幾天的功夫,張彥瑾就召集到了兩百多個航海好手。
張彥瑾將人數大致分為三個隊伍,每個中州鉅艦上七十多個人。如此一來,航海時每個中州鉅艦上的人可以交替換班,在遇到危險時,三個航船上的人也可以互相接濟。
航海所需的物資,張彥瑾則參考了當地人出海的建議,購買齊全。
除過他們所用的必須物品,張彥瑾則大肆購買了絲綢,陶瓷等物,準備到達其他地方之時,賣出去,或者換取補給。
花費了兩月的時間,才將這些物資籌備齊全。
看似他只需要安排手下的人準備就好,可實際上他也沒有閒著。
有過一些簡單歷史知識的他,絕對不相信沿海的居民們都是膽小鬼,或者是遵守法紀的老百姓,定然有人看中了海上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他曾經在相關的國外的航海史記當中瞭解過一些關於海盜的記載。
以明朝最為著名的戚繼光抗倭來說,戚繼光在中國正史上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擔任民族大義,和倭寇打了多場勝仗,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可若是拋開中國正史,從隱匿在國外史料或各種地方誌之中的歷史記載來看的話,便可以發現,與他打仗的倭寇實際上就是中國的民間海盜,而這些海盜也只是打著倭寇的旗號而已,船員中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只不過極個別地夾雜了些許日本浪人。
可只要是打著倭寇的旗號,便會讓大多數的老百姓或者官府產生畏懼心理。就像是張彥瑾現在面對的情況一樣,海盜們的船上只有幾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和大家所知道的常識不同的是,中國的海盜和外國的海盜不同,他們從來不用骷髏旗幟,只會打著平安、溫飽的字樣,謙卑地祈求。
可實質上,他們的戰鬥力卻一點都不弱。他們不僅依靠著海上的營生手段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還擁有極其強大的武裝力量,從這些海盜們手中那一把把寒光閃閃的刺刀,以及飛出鐵爪子時矯健的身手就可見一斑。
他們甚至暗地裡把控住海上商路,一度讓人無法忽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已經準備破洋遠航,那他就要做好面對一切危險的準備。
這些天他一直在暗中製作一種名叫突火杆的東西。
現代使用的手…槍張彥瑾雖然不會製作,可是普通的突火杆的原理他卻知道。
突火杆是一種管狀火器,前粗後窄,中間裝上黑…火…藥,火…藥中間有一根導…火…索順著長杆伸出窄端,等到使用的時候,點燃導…火…索,空氣受熱急速膨脹,便會把管子中的黑…火…藥快速推出去,達到殺傷的目的。
不過這種事情他卻不敢讓別人知道,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