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采斐然的句子一出世必定是人人爭相傳唱,他雖說不是大才子,可也精通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卻從來沒有聽過如此耐人尋味,豪氣千秋的句子。
“我聽到一位叫李白的豪客說的,你也別問我李白是誰,人在哪裡,對不起,我不知道。”張彥瑾不以為然。他還對孟經綸剛剛含沙射影詢問自己故意在杜家門口撒幣的事情有些不爽。
杜家在他張彥瑾的客棧外搗亂,也沒有見他孟經綸出來協調,為何他一出手,這孟經綸就來找自己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路偏偏就不是這麼個走法不是?
孟經綸被噎,只得笑著轉移了話題:“現在西州蔬菜比糧食都貴,整個西州都人心惶惶,你打算什麼時候收手?讓大家都安心一些?”
“等到杜家徹底收手的時候。”張彥瑾篤定地看著孟經綸道:“等到杜家徹底從西州搬走,他若是不想搬走,那就等著他杜家的資產一點一點被消耗光吧。”
張彥瑾知道,孟經綸定然會把這句話傳給杜家,他這話就是專門說給杜家聽的。既然敢惹他張彥瑾,那就要付出代價,若是杜家在不知道及時止損,那他就陪著他們玩下去。
“二郎可知道禮讓一寸,得人一尺,日後好相見的道理?”孟經綸有些不死心道。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杜家和張彥瑾之間並沒有什麼血海深仇,不過就是因為利益起了衝突,導致兩家到了如今的局面。
他作為大同的縣令自然是希望張彥瑾和杜家維持和平局面,畢竟這關係到整個大同縣的問題,他這個縣令定然是要出面協調的。
“我是個粗人,你給我扯那些道理,我也聽不懂。”張彥瑾不耐煩地揮揮手道:“我只知道別人打我一拳頭,我給他兩拳頭,一直到把他打趴下,他才不會再來招惹我。”
孟經綸一聽,直接傻眼了。剛剛還能隨口吟出如此令人驚歎的句子,這會兒居然就自詡為粗人了?他還真是無言以對……
不過張彥瑾這樣倒是讓孟經綸覺得正常了,若真的張彥瑾一五一十的和他掰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