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用大量的木材來承重。”
“對,正是如此,用牆壁來承重。”張彥瑾也不急著折騰水泥,而是準備先將磚頭燒出來,隨後讚許道:“明天你們就上去,一起看看這種膠泥混入多少水後,經過踩踏翻轉才能達到最結實的狀態。”
待到工匠們都吃完飯各自回到房間中休息了之後,張彥瑾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張彥瑾盤腿坐在榻上靜靜冥想著,等到煉製好磚頭後,他就要開始準備製作水泥,說起水泥,就不得不提混凝土,這對於古代也是一大殺器。這要是用來建城修路,只怕沒有熱武器,這日後的戰爭可就得讓草原異族望洋興嘆了。
這事事關重大,他準備日後再動用混凝土。
如今,燒磚打造特色小鎮才是最要緊的,算一算工期,差不多今年冬天就可以蓋起一棟一棟的紅磚房,等到房子建好晾乾後,他或許明年就可以住進去了。
張伍一和張伍二忙完回來之後,也去了張彥瑾的房間。
“二郎,我們已經把周圍的幾個村子都轉遍了,招到了一百三十個工人,這是名單。”張伍二把名單放到了張彥瑾面前。
招的時候,他們按照村落分別登記姓名和住址,總共有七個村,便分了七張紙。
張彥瑾隨意的翻看了一番後,又把紙張遞給了他們,他另外拿出一張紙來,拿起一旁的毛筆在上面寫了一個格式道:“明天你們按照這個格式抄寫下來,讓每一個工人簽字畫押。”
張伍一接過去一看,發現紙張最上面寫著大大的合同兩個字,下面則寫著詳細的工錢,工期之類的東西,可以說是非常的精準,沒有任何漏洞了。
並不是張彥瑾多心,而是他的大魏第一工隊和大魏第一煤場將來肯定會招進來越來越多的工人,必須要有一個完備的合同,與其以後出了問題再做合同之類的東西來亡羊補牢,不如一開始就做到最好。
“二郎,有必要這麼做嗎?”張伍一看過後,這合同他有些不明白,但是細看下去,不就是和立契沒什麼兩樣。
這年頭,他們權貴人家請人幹活哪裡會立契,這也太抬舉那些人了。
“二郎,為什麼不直接寫賣身契啊?”張伍二也有些不解。
張彥瑾搖搖頭道:“當然不是賣身契,我們不過是僱傭這些工人來幫忙而已,這是一種新型的勞動僱傭關係,他們幹完活還是該回自己家回自己家,該找自己媽找自己媽。”
張彥瑾又換了一種說法說道:“這就像是掌櫃的和夥計的關係,且不說那些人不可能簽下賣身契,就算是他們願意簽下,我們也養不起。”
張伍一和張伍二還想說什麼,張彥瑾就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去做吧,我自有定論。”他是現代人,沒有買無數奴隸的習慣,而且他覺得他需要的不是奴隸,而是為他工作的無…產…階…級。當然,這事在古代有些奇怪了些,所以,他並不想多說。反正他身份可以讓他不必向別人解釋。
張伍一和張伍二對視一眼,只能下去辦事,而張彥瑾安排好了事情之後,便換衣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秋高氣爽,張彥瑾帶著工匠們去了膠泥地,張伍一和張伍二則把那些工人們聚集在一起,開始讓他們籤合同。
等到張彥瑾和劉麻田還有王有為,老張頭他們一行人到了膠泥地附近後,張彥瑾撥開膠泥地旁邊的雜草道:“用這些已經風乾的膠泥做。”
老劉頭忽然道:“二郎,我想起來以前我們為了讓黏土更加牢固,用浸泡過小米的水和黏土混合在一起,踩踏數次後,會比一般煉製出來的黏土要牢固。”
經老劉頭這麼一提醒,張彥瑾恍然想起來似乎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他當機立斷,讓眾人挖出一堆一堆的風乾黏土,用馬車拉了回去。
等到張彥瑾回去,張伍一也已經將各個村民們畫押的合同做好了,張彥瑾便在屋子裡簽上自己的名字。
他看著一疊一疊的合同,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既然現在工人到位了,明天就可以正式推進挖煤程序了。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事情都出乎意料的順利。
”二郎,瑞福趕來了。”
張彥瑾回過神來,他心情正好,說道:“讓他進來!”
隨後張彥瑾就看到瑞福拿著一個包袱進來,笑得眼睛都沒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覺得是分兩章好,還是分一章二合一?交給你們決定哦
第39章
“二郎; 這是李姑娘讓我帶給你的。”說完;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