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對東面、北面、西面的海域進行“窺視”。經過專家組改進的新一代無源雷達,探測距離220公里(120海里)。
書中交代,第48師團剛剛返回臺北,呂宋島就發生了變故。東條英機給廣州的酒井隆下達命令,自然沒有落下臺灣的第48師團。
為了爭取時間,第48師團的臺灣第一聯隊從臺北坐火車南下趕到高雄,然後重新上船馳援呂宋島。
就這麼顛來倒去,即便小鬼子的動作快如閃電,結果一直弄到1942年1月2日上午六點,臺灣第一聯隊3200餘人才完成登船,然後開始向班吉猛撲過來。
龐大的船隊出發以後,不到七個小時,就已經被潛伏的6艘白鯊抓住了蹤跡,隨即給第一艦隊發出了通報:“敵人除了運輸艦以外,還有一支龐大的驅逐艦隊!”
原來,臺灣島西面的馬公島是小鬼子的一個海軍基地,這裡還有高階軍官會所。
這一次大部隊增援呂宋島,海軍基地正在維修的2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臨危受命,為臺灣第一聯隊進行護航,同時也算是增援呂宋島。
運送劉智亮兩個裝甲團的炎黃701號運輸艦,護航的大漢903號大和級戰列艦,大唐203、204號朝鮮級巡洋艦;運送史連城兩個裝甲團、一個坦克團的神農602號輸送艦、炎黃702號運輸艦、大秦801號黃蜂級航空母艦,現在已經組成編隊返回朝鮮,準備運送後續部隊。
也就是說,呂宋島的整個北面沒有戰艦,西面只有大漢901、902號威爾士親王級戰列艦2艘,大唐號201、202亞特蘭大級巡洋艦2艘,大明301、302、303、304號索墨斯級驅逐艦4艘。
不是白書傑膽大妄為,而是他知道小鬼子的太平洋聯合艦隊,現在由山本五十六指揮,正在關島以東和美國人對峙。
小鬼子的南海艦隊,現在全部集中在泰國灣、馬六甲海峽一線,和英國鬼子爭奪緬甸。
白書傑一共命令4架戰略偵察機,日夜在高空中盯著東、西兩個方向的海域,只要小鬼子的聯合艦隊返回,他立馬要調整戰術。
兩個海軍大國都在對峙,並不是說想分手就分手的。人家小兩口鬧離婚,最後還需要分割財產啥的。兩個大國要分手,肯定需要說道說道,這就需要時間。
剩下白書傑的幾艘戰艦,就可以在黃海、東海、南海耀武揚威一番。
等到海軍大國的遊戲結束了,白書傑的火中取栗行動也差不多結束了。
但是,東條英機還沒有見識過白書傑海、空軍的厲害,他一心就想重新奪回呂宋島。因為呂宋島卡在臺灣島和馬來島之間,剛好是一根扁擔。
如果被白書傑在那裡橫插一腳,並且站住腳跟賴著不走,小鬼子的軍隊就變成了沒有橫樑的啞鈴,也就成了兩個死鉄坨。一旦失去了互相策應的能力,隨時都有可能沉入大海!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東條英機一聲令下,臺灣的第48師團就耀武揚威出發了。因為他們是得勝之師,此前不久在呂宋島把一二十萬美國人打得潰不成軍,現在心氣兒高漲,目空一切。
1942年1月2日下午4點半,敵人艦隊的前鋒,已經出現在巴布延群島西北方向50海里(90公里左右)。
6艘大白鯊潛艇早就移動過來擋在這支艦隊的東南側,不過是潛伏在水下60米沒有動靜而已。對於敵人艦隊的慢慢接近,大白鯊艦隊完全是依靠聲納系統進行判斷。
25海里!
一馬當先的一艘巡洋艦距離大白鯊001號艇25海里的時候,艇長一聲令下,6艘大白鯊緊急上浮,6枚魚雷也滑了出去。
魚雷需要航行25分鐘,才能和敵人的巡洋艦撞上,所以6艘大白鯊移動了一個方位,四下散開,又沉了入大海深處靜伏不動。
這就是白書傑的要求,不要需要和敵人比膽量,更不準一擁而上打亂仗。瞅準機會一擊致命,然後飄然遠遁,這才是殺手。面對面死打硬拼,那是莽夫。
第一艦隊的司令官,是海軍副司令葛友貴兼任。接到潛艇大白鯊分艦隊的敵情通報的時候,他的4艘驅逐艦剛剛押著17艘輸送艦返航。
“驅逐艦防守港口,大漢901、902號威爾士親王級戰列艦,大唐201、202號亞特蘭大級巡洋艦隨我迎敵!”葛友貴知道機會難得,一定要給小鬼子一點兒顏色看看:“白鯊:立即離開戰場北上,繞到敵人身後,準備伏擊逃跑的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