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福沒有繼續廢話,而是抓起一支步槍,就到馬棚把棗紅馬拉出來,然後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二排長心裡也不能不佩服趙寶源和劉大棒子詭計多端:“難怪總司令一再強調,絕對不能小瞧敵人的智慧。如果把敵人當傻子,你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好啦,七班的兄弟注意了,我剛才簡單看了一下,你們這個連一共是六挺捷克式機槍。”二排長指了指堆在地上的機槍說道:“現在我命令,這六挺機槍全部裝備給你們班。其他的人把地上的短槍和機槍子彈帶上,出發!”
幸虧有馬永福的七班帶路,不然的話,偵察連二排很可能是一場空歡喜。
原來,從龍王廟到洋河鎮之間,並不是二排長原來偵察所看見的那條往南拐處的大路,而是直接向西在尤家溝過河,然後直插西面15公里的隋家屯。
洋河鎮的援軍也不會南下到孤山之後再北上,而是會從孫家溝向東抄小路直線前進。所以這段路程就不是原來估計的45公里,而是隻有29公里!
二排長帶領大隊人馬趕到隋家屯的時候,已經是凌晨六點半左右,天色已經大亮。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648、連續出狀況
“岫”指有洞穴的山。《爾雅》:“山有穴曰岫。”
岫巖縣位於黃海之濱,因受海潮衝擊岩石形成許多洞穴,因此而得名。原來叫做秀巖,明代以後才變成岫巖。
根據《鴨江行部志》記載:“發龍巖山前,數十里北望,大山連綿不絕。數峰側立,狀如翠屏,秀色可掬,里人謂之磨石山故也。予惡其名不佳,欲改之日竟秀巖”。
岫巖玉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黃白老玉又稱作河磨玉,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淡黃偏白,是一種珍貴的璞玉。河北滿城西漢早期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的玉片,有一部分就是用岫巖玉製作的。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質環境,導致岫巖縣範圍內山脈綿延,奇峰突兀,怪石猙獰,洞穴密佈。岫巖鎮周邊,自然也是地形複雜,易守難攻。
偵察連二排透過馬永福在前面報信,收編的七班帶領二排一路向西急進,然後在隋家屯提前埋伏。最後沒有lang費一槍一彈,俘虜了趙寶源二營2連連副帶領的一個排32人。
經過審問俘虜,二排長才知道敵人的援兵為啥這麼少,原來另外兩個排已經接到求援訊號,已經北上增援去了。也就是說,現在的洋河鎮已經空無一人。
“馬永福,這個連的兩挺機槍也交給你。這樣的話,你們這個班12個人就有8挺機槍。”二排長指了指32個俘虜:“我要到前面去看看戰況,你押著這些俘虜隨後跟進。如果有人鬧事,你就把它們全部槍斃了。怎麼樣,這個任務能不能完成?”
“保證完成任務!”馬永福一看二排長把所有的機槍都交給自己,這是一種極大的信任,因此非常激動:“如果我們這點小事兒都辦不好,今後也沒臉見金鳳凰。”
按下二排長緊急北上暫且不提。
話說偵察連按照陳大柱的命令展開行動以後,偵察連三排很快就拿下了只有5個偽警察的朝陽鎮。張玉姝帶領警衛連隨後趕到,就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立足點。
偵察連三排按照原定計劃越過小西河,直奔西南20公里的蘇子溝鎮。沒想到在距離蘇子溝鎮三公里的湯河嶺高地,就已經發現了敵人的防禦陣地。
這一個突發情況,讓偵察連三排的幹部戰士都覺得很奇怪。因為所有的參戰部隊,最先行動的就是偵察連。
副連長金向喜百思不得其解:十天前偵察的時候,這個地方並沒有守軍,為什麼等到自己進攻的時候,敵人就突然出現了?難道有人洩密不成嗎?
不可能啊!連長吳相閣帶著一排和二排,需要向南急速行軍50公里,然後才能對沙裡寨發起攻擊,所以那一路不可能走漏風聲。自己這一路是最早開始進攻的,要想走漏風聲也沒時間。
沒辦法,拿下蘇子溝鎮這是第一部作戰目標,金向喜沒有過多時間在其他的問題上糾纏,隨即命令兩個班向左右迂迴,爭取把眼前的敵人包圍起來。
經過尖兵再一次抵近偵察,敵情終於搞明白了,這裡是一個前哨陣地,裡面只有一個班十多人,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從掩體的修築情況來看,應該是剛剛完成的。也就是說,事情就在今天。
金向喜得知當面之敵才一個班,心中頓時有了另外的打算,於是命令一個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