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的數千學員,需要一個受人尊敬的地位和身份,便於他們廣泛結交朋友。現在光明磊落,就是一種無聲的宣言。再說了,你就是想保密,那也不過是暫時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順便解釋了自己的思路以後,白書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甘彤,銷售馬上就要開始了,我讓你督促印刷包裝商標,還有製作軍旗的事情怎麼樣了?”
甘彤點點頭:“飛龍商標和飛龍旗的樣本,都已經傳給王心蘭在國外註冊。軍旗就是你設計的飛龍旗。旗面是:紅底金龍,五爪騰雲,寓意飛龍在天。軍旗一直到營級,都已經制作完畢,關鍵是看你什麼時候統一更換軍旗。”
“更換軍旗放在春節吧!”白書傑掐指一算:“這個月31號是春節,那就1938年2月1日,正式啟用飛龍軍旗。記住,我們的每一艘艦船,都要懸掛這面旗幟,這是我們走向世界的身份標識。”
想起了艦船,白書傑把手頭的事情扔給趙金喜和甘彤,很快又消失了。
原來,自從魏衝搶劫“大沽造船所”得到一大批德國炮管以後,白書傑就把其中的20mm炮管全部車出膛線庫存起來了。
他一直沒有找到360度旋轉底盤,也沒有找到火炮控制系統,所以這件事情就一直耽擱下來。
這一次霍斯特送貨上門,白書傑渴望已久的主要配件終於到手,所以他趕緊來到黑嶺“兵器研究所”。
這裡有他一個獨立的辦公室,還有兩座秘密倉庫。從承德的三仙洞開始,他在兵器研究所就有自己的實驗室,現在也搬過來了。
現在,五根鋼管組合在一起的四個巨大圓筒,就擺在辦公桌上。四聯裝m36型艦載高炮的兩具360旋轉底座,就在這裡放著。
近防密集陣,這就是白書傑一直在研究的東西。
四聯裝m36型40mm艦載高炮,它的自動火控系統,就是後來密集陣的鼻祖。白書傑自然不能使用40mm口徑的火炮,他實驗的物件有兩個口徑:20mm和30mm。
現在不是防備巡航導彈,而是要打飛機,同時兼顧突襲敵人的驅逐艦、巡洋艦,甚至是戰列艦和航母。所以,射速是一個方面,射程又是另外一個方面。
後世的密集陣主要是防備巡航導彈,射速3000…4500發/分,所以射程只有1500米。按照這個標準打擊低空飛機還馬馬虎虎,但是要對付敵人的水面艦艇那就是廢物。
白書傑需要的“變形密集陣”,就是降低射速,提高射程。
他給自己確定的目標是:20mm密集陣,主要是準備安裝在未來的轟炸機上面(現在戰鬥機載重量太小);30mm密集陣,就是為艦艇準備的。
具體要求是:20mm密集陣,戰鬥射速450發/分,射程2400米,彈箱720發;對於敵機要做到“發現即消滅”。
30mm密集陣,戰鬥射速300發/分,射程3600米,彈箱1080發。主要是打擊中低空的飛機,近距離突襲敵人的水面艦艇,利用穿甲彈、穿甲燃燒彈,殺傷人員、破壞甲板上面的裝置和武器系統。
理論上是,只要不停地更換彈箱,就能夠無間隙射擊。當然,實際戰鬥是不可能滿足這個條件的,因為需要炮管冷卻時間,也就是更換下一組炮管,設計時間是45秒。
更重要的一點是:飛機的載重受到限制,備用彈箱最多隻能3個。水面艦艇無所謂,增加個5彈箱500公斤的重量並不會影響什麼。
白書傑要試驗的第一個專案,就是捆在一起的五根炮管要能夠旋轉發射,保證一個彈箱打完不卡殼。
為了滿足白書傑的要求,警衛團長黃巧雲專門派過來一個炮兵排70人。接下來三天,後山密林中的打靶場,整天都是“突突突”、“咻咻咻”響個不停。按照黃巧雲的估計,這三天時間估計已經打掉了3噸炮彈!
在這個過程中,兵工廠的一條生產線就隨時準備著,不是要調整炮管的捆綁方式,就是要重新加工某一個部件。尤其是各種變形齒輪,也不知道浪費究竟有多少。
實驗的第二個內容,就是白書傑“山寨”的火控雷達scr…584炮瞄系統,現在編號“dw炮瞄火控系統”。
“dw炮瞄系統”,由兩組天線組成,能夠自動掃描360度方位的目標,然後根據目標距離,確定優先打擊的一個或者兩個物件。
白書傑並不是神,不能一下子就能夠跟蹤幾十個目標,打擊其中多少個目標,他也沒有這種好高騖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