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了61名戰士,心裡一直就像刀子捅一樣難受,憋著一股氣沒有地方出。現在一聽就在天華山北面出現了敵人,頓時就跳起來了:“絕對不能放走!”
“不能放走!”張明瀚在楊木林夜戰中也吃虧不小,本來準備在溝頭撈一把,結果敵人投降了,因此他的火氣更大:“他媽的,老子的幾十個兄弟不能白死了,必須有人抵命!”
“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意思,那我們就要好好謀劃一番,爭取把於芷山的這三個中隊都留下!”
陳杰拿出地圖攤在地上說道:“有一箇中隊就在牛家溝,也就是李泊舟原來上嶺的東北山腳下,這個中隊應該就是被我們俘虜的這個中隊的接應人馬。”
“如果要想拿下另外兩個中隊,首先就要解決牛家溝的這個中隊,切斷敵人的退路。這個地方李泊舟剛剛走過,地形熟悉,所以,特種營現在就出發趕到牛家溝。你從那些想要參加我們的人裡面挑選一二十人出來,然後詐取牛家溝!”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463、老兵新戰士
特種營經過連續作戰,部隊損失非常大。尤其今天上午一場肉搏戰,一下子就犧牲了61人,佔總兵力的六分之一。加上前天晚上開始的突襲戰、阻擊戰,也犧牲了33人,目前減員94人。
一連出發的時候是滿編116人,連續兩次阻擊戰,基本上已經把部隊打光,目前只剩下47人,也就一個排多一點兒。
一連長景忠誠雙眼紅腫,自從戰鬥結束以後,就一個人默默坐在烈士們的墳前,到現在都沒有站起來過。
三連兩個排在今天上午的戰鬥中,因為擔任預備隊參加了肉搏戰,損失排在第二位。連長苗新屯和三個排長也是悶頭坐在那裡,不停地抹眼淚。
戰鬥過程中,連長叫得最多的,就是:
“跟著老子衝啊——”
“給老子頂住!誰也不能後退半步!”
戰鬥結束以後,最傷心的就是連長和排長。收斂戰友的遺體,為戰友選擇最後的墓地,送戰友最後一程,這都是連長和排長的事情,也是連長和排長最慘痛的經歷!
整個特種營,現在只有董大柱的二連編制最整齊。三次劇烈戰鬥下來,他的這個二連只犧牲了17人。
這就是特種營!
在一個大的戰役過程中,為了應付密集而劇烈的戰鬥,營長總會把一個完整的連隊保證到最後關頭,這是取得戰鬥最後勝利的殺手鐧。
如果在所有的戰鬥中平均使用兵力,到了最後的節骨眼上,萬一出現一點特殊情況,就有可能全線崩潰!
正因為如此,景忠誠的一連作為李泊舟手中的最鋒利的一把戰刀,竟然在不到三天時間裡,打了兩次阻擊!
所以,這一次的新開嶺戰役,景忠誠的一連也就成了消耗戰的主角。以一個連打光為代價,保證了戰鬥的最後勝利。
有戰鬥就會有犧牲,各級指揮員心裡面都有這樣一本賬。人們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就是這個道理。
整個特種營,一連的犧牲最大,造成的損失也最大,但他們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已經躺下的,都是真正的英雄!
但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得很,戰鬥才開始。還有更加殘酷的局面等著大家,因為還有數千敵人就在山腳下!只要敵人還在,戰鬥就永遠沒有結束。
李泊舟接受命令以後,並沒有按照陳杰的要求挑選什麼“一二十人”,而是把所有的連長和排長叫到身邊,然後來到那邊要求參軍的192人面前。
“兄弟們,既然你們決定留下來和我們一起送死,那就來吧!”李泊舟沒有廢話:“老子的一個營已經被打殘廢了,現在要補充新兵94人。不怕死的,就上前一步,然後跟著老子去送死!”
那個領頭的大漢率先跨出一步:“既然要送死,我就是第一個!”緊隨其後,所有的“解放戰士”都默默地向前跨出一步。
什麼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群漢子就是了!他們已經準備拋棄一切,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所說的一切。
李泊舟盯著那個領頭的大漢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我姓祁,從來都沒有大號,弟兄們都叫我祁老三。”大漢挺胸說道:“原東北軍第30軍偵察營副營長,兼三連連長祁老三向長官報到!”
“祁老三是吧?”李泊舟沒想到這裡面竟然還有偵察兵,那還真是一家人:“我們這支隊伍沒有什麼狗屁長官,全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不過,老子現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