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殊發現,隨著不斷的學習,和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他的綜合條件並沒有比其他皇兄差到哪裡去。
如果六皇子身體康健的話,裴清殊覺得自己還有可能會考慮去輔佐他。可是六皇子已經不在了。
其餘的皇子之中,裴清殊覺得只有四皇子有做明君的潛質。
只是四皇子身上有兩點事情,裴清殊一直感覺是個隱患。
首先就是四皇子喜歡左大姑娘的事情。雖然這事已經過去很久了,四皇子也已經恢復了從前的樣子,甚至變得比以前更好,但裴清殊總覺得四皇子當時的狀態很不對勁。
萬一四皇子存的是當上皇帝之後,把左大姑娘搶回來的心思……裴清殊覺得,自己就很難再支援他了。
其次,榮貴妃面對淑妃的求助袖手旁觀,也讓裴清殊感到心寒。
他覺得自己之前把榮貴妃和淑妃的關係想象得太好了,幾乎完全把榮貴妃當成了自己這邊的人。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榮貴妃有她自己的小算盤。
從這兩點來看,輔佐四皇子上位,可能也不是那麼靠譜的。
裴清殊只有自己參與奪嫡,當上皇帝,才能保證這個國家的下一任君主不會是個荒淫無道之人。
可是,首先不提奪嫡成功有多難,就算他順利當上了皇帝,可皇帝是那麼好當的麼?
要想當一個好皇帝的話,他就得兢兢業業地處理國家大事,一年到頭累得跟狗一樣,還有可能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被人罵成是狗皇帝。
不僅如此,就連後宮的事情他都不能完全自己做主,而是得一直為大局著想。
就拿皇帝的後宮來舉例——武將的女兒,你得娶吧?閣老的孫女,你得娶吧?
更別提什麼表姐表妹,別國的公主什麼的了。
這些都是出於政治目的的聯姻,不是一句皇帝不好女色,就能拒絕得了的。
裴清殊想想都覺得頭疼。
可是隨著年紀漸長,他又不可能一直像一隻縮頭烏龜一樣,呆在自己的安全區裡了。
他必須儘早做決定。
裴清殊想了很久,決定還是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去鍾靈宮找儷妃好好談一談。
新年的時候,儷妃給了他那麼多錢,就說明儷妃自己也知道她虧欠了這個大兒子,想要透過別的方式來補償他。
可裴清殊收了錢之後,照舊對儷妃十分冷淡。想來儷妃也知道,裴清殊心裡還在怪她。
不過鬧了這麼久的彆扭,裴清殊覺得自己也是時候收手,和儷妃互相說一說心裡話了。
不光是為了儷妃的病,更重要的是,畢竟不管他想或者不想,他都是儷妃的兒子,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如果裴清殊當真要奪嫡的話,不說讓儷妃成為自己的助力,但起碼裴清殊不能讓儷妃拖自己的後腿。
中秋節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不年不節的,裴清殊卻忽然來到鍾靈宮,把綠袖和恩嬪高興得跟什麼似的。
她們本以為裴清殊和以前一樣,是來看望十四皇子的。
誰知裴清殊一開口,卻是問綠袖儷妃在哪裡。
綠袖一愣,趕忙把裴清殊拉到了正殿。她進去告訴儷妃之後沒多久,綠袖便又匆匆走了出來,引裴清殊進去。
儷妃穿著身白底繡綠竹圖樣的素色宮裝,歪著身子坐在窗邊的貴妃榻上,呆呆地看著院子裡的梧桐樹。見裴清殊來了,她淡淡地招呼了一句:“坐吧。”
裴清殊緩步走過去,在她對面的位子上坐下。
儷妃不問他為什麼來,也不說多餘的話,仍舊對著那棵梧桐樹發呆。
裴清殊靜靜地陪她坐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發問:“您不想對我說點兒什麼麼?就沒有什麼想要解釋的麼?”
他覺得,儷妃欠他一個解釋,遲早會給他一個解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既然儷妃不說,那他就主動來問。不然兩人都鬱結於心,長此以往,對誰都沒好處。
可出乎裴清殊意料的是,儷妃轉過頭,深深地看著他,說出了一句讓他十分意外的話:“你不要原諒我。”
裴清殊愣住了。
“我這一生,做了太多的錯事,最對不起的人就是你。可我已經把你交給了淑妃,又沒辦法在明面上彌補你。”儷妃閉了閉眼睛,復又睜開,“我想了很久很久,我究竟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把你從淑妃身邊搶回來?把十四也像當初對你一樣,送給別人撫養?”
“對不起,我只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