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聽不用堆山,只要辦千雞廠就行,就這也難辦,千隻雞呢,哪有地方養啊,之前收糧食的時候,他們不是沒想過把雞收上來,可收上來擱哪養啊?難道要用種莊稼的地兒?那多糟蹋地方。王家村因為土地貧瘠,當初他們就把能利用的地方全給利用了。現在,好不容易把田肥好了,現在又要辦什麼千雞山。一個個都反對,搖頭捨不得。
錢淑蘭便在會議上提議,“咱們可以利用河渠那邊的空地來養雞。每人分一塊地方。用網子圍起來。分給十幾個婦女照看。咱們來比賽,在糧食同等的情況下,誰養得雞好,下得蛋多,誰得工分就多。到時候就獎勵她雞蛋吃。”
眾人對她的意見都有幾分興趣。
雖然河河渠那邊離村子有點遠,可關鍵是不佔地方呀,以前那兒也就是種點樹,什麼糧食也不能種。
現在剛好可以用來養雞。嗯,一點也不浪費田地。
眾人舉手表決,七成人同意她的建議,超過半數以上就能生效。
當下,又選出了十個養雞能手。老王家就有一個人上榜,那就李春花。
老王家的豬和雞常年就是由她來養,顯少死的,大傢伙也都沒有意見。
雞廠這邊有地兒了,可萬豬場還沒有著落呢。
錢淑蘭便道,“不如還是各家負責,然後把食品站發下來的飼料分給各家,然後給他們分配定額,食品站收豬是超過一百二十斤才肯收。咱們就以這同事線為準。超過這條線,咱們就按重量計工分。沒到這條線,就扣工分。”
大家聽了也覺得有理。以往養豬也是分配到隊員家裡的。但因為養豬這個事兒費時費力不說,還要割豬草還要用糧食來喂。
想想,這年頭連人都吃不飽,怎麼可能有多餘的糧食來養豬。
因為缺少豬飼料,能喂到一百三十斤都算是精心伺候的結果了,大多數都在一百斤左右。可是每家每戶養一頭一百二十斤的豬是國家定下來的硬指標,少了可是要受罰,被批評的。有的人家為了這剩下的20斤煞費苦心。
所以,大家一般都只養一頭,多了也養不起。
現在,聽到分飼料給他們,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沒過幾天,上面又來了通知,要拆全縣所有的土房和破舊磚房。縱使最近的訊息一個接一個,社員們的承受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可還是被嚇到了。
就連,錢淑蘭都沒想到會有這條規定。她原先也只在歷史書上看過一丁點。只知道大鍊鋼會拆社員的磚蓋土高爐。怎麼連泥房也要扒啊?
這下子錢淑蘭是真的坐不住了。趕緊去找錢明華,哪知道他不在家,說是到王守泉家了。錢淑蘭立刻拐道去找王守泉,剛走進巷子裡就看到他們家外面已經圍滿了人。
王守泉舉著帽子從人群中擠出來,錢明華在後面推他,兩人連夜跑到縣裡去問。
後來才得知,離縣城比較近的幾個村子都拆了。可拆房容易蓋房難,臨陽省臨陽大學建築系派來幾十名師生幫助建房,但由於缺乏材料和資金,根本蓋不起來。
劉關縣縣委關於“人民公社供給制”的許多設想由於財力、物資不足而無法兌現,後來不得不挪用公家的商業資金900萬元,造成資金無法週轉,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現在潘書記急得嘴上長燎泡,這拆房子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守泉從門衛那邊聽到這訊息,也不準備去問了,直接調頭回村。
大家得知這個訊息都鬆了一口氣。
這一出出的,啥時候才是個頭啊。雖然上面把人民公社誇得天花亂墜,把共產主義誇得神乎其神,可這些老百姓都是比較務實的。
他們種了一輩子的莊稼,地裡能產出多少斤糧食,他們還是知道的。畝產萬斤?這樣的瞎話,也就是騙騙那引起城裡娃娃吧。
這也是王守泉和錢明華平時多次暗示外加時不時潑冷水,才讓大家沒有像別村那樣□□部一忽悠就卯足勁兒吃,連地裡的莊稼也不管了。
就是有那走孃家的媳婦,從孃家那邊聽了一嘴,回來給家裡人說,外面有多好,也會被長輩們罵一通。
相比別的村的鬧騰,王家村就淡定多了。他們堅持一個原則: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什麼時候真的見到肉啊,雞啊,電燈,電話啊,他們才相信人民公社是真的好。現在也就是跟著其他人喊幾句口號,心裡還是清醒的。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小天使們送的營養液,麼麼噠
第58章
成立人民公社沒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