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董文淵語氣篤定,一臉傲然決然,似乎連半步都不會退卻的樣子。
董如怡氣得心肝都冒煙兒。
“姐姐不是不讓你為國效力,可是,你還太小,等你成年,你哪怕把天都捅個窟窿,姐姐也不管你,如今,你多日不回家,母親早已日盼夜盼的,要是你再往那苦寒之地走一遭,母親還不知道擔心成什麼樣兒,張姨娘和劉姨娘,也不是省油的燈,若是你再有個什麼,你要母親如何?”,董如怡說到這裡,已經紅了眼眶,語帶哽咽。
果然,董文淵聽罷,眼圈兒也微微泛紅,許久,這才終於開口。
“那還請姐姐,替文淵隱瞞一陣子,待來年,文淵凱旋之時,定會親自歸家,向母親謝罪!”,董文淵語氣依然倔強。
“我能幫你瞞一年,兩年,難道,我還能幫你瞞一輩子不成,你這一去,少則一年,多則三年,甚至五年,都不是沒有可能,若你安然無恙便罷,若是你有個什麼,到時候,你要我怎麼跟母親交代?”,董如怡依然不死心地勸解道。
如今,前朝後宮,不知道多少想至她於死地的人,再加上文淵在圍獵場出了風頭,又不知道觸及了誰的妒忌。
明裡暗裡的敵人不計其數,這樣貿貿然去戰場,那不是去送死又是什麼,說不定,連邊境還沒到,就被哪一路人給神不知鬼不覺地弄走了,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吧。
想到這裡,董如怡就一陣發毛。
董文淵依然沉默,不過,這並不代表,他會改變主意。
董如怡說一千個理由,董文淵能反駁出一萬個來。
總之,就一句話,不管你怎麼說,這仗,我是一定要打。
爭論的口乾舌燥,董如怡氣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無奈地看著自己倔強的弟弟,終於妥協。
“罷了罷了,反正你也不聽我的,你想去便去吧!”,董如怡渾身無力地說道。
董文淵一聽,渾身的神經好似都放鬆了一般,內心常常舒了一口氣,眼眸裡也漸漸閃動著某種光芒。
“多謝姐姐體諒,文淵定不辜負皇上和母親姐姐的期望!”,董文淵難掩心裡的興奮與激動。
姐姐終於肯幫他,支援他了。
“記得多帶些人手,要是實在撐不住,就提前回來,到時候我會求皇上派人接應你!”,董如怡擺了擺手。
董文淵道了謝,變興奮離去。
看著他篤定而輕快地步伐,董如怡怎麼也想象不出來,在二十一世紀,還在上初中的男孩,是如何在戰場上打仗的。
可當董如怡看到董文淵心裡那股渴望的時候,她終於還是心軟了。
“主子,您喝點兒茶水消消氣吧,三公子既然實在想去,那咱們少不得要多派些人手跟著了!”,初柳端上一盞茶,小心翼翼地勸解道。
董如怡結果茶水,抿了幾口,無奈地道。
“當初,文淵為什麼離家,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不過,我猜測,應該是父親和文淵說了什麼,不然,文淵何至於這樣急於證明自己!”,董如怡想了許久,只想到了這個可能。
正值青春氣盛的少年郎,正是胸懷理想抱負的時候,一定是受了什麼打擊,然後才要這樣賭氣似的急於證明自己。
這真的是一個怪圈,不過,董如怡想了想,其實,跟著大部隊走,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再派幾個人暗中保護,應該就差不多了。
“好了,他想去便去吧,回頭,我會求皇上多派些人的!”,董如怡說完,便是不再提。
喝了幾口茶,隨即轉移了話題。
“聽說二公主昨日著了涼,你去準備準備,午後咱們過去瞧瞧!”,董如怡吩咐道。
想了想,又道。
“天兒也漸漸涼快了,你再去看看,大公主那裡還缺什麼少什麼,回頭讓內務府好好送過去,那幫人爬高踩低的,未必會盡心盡力”,董如怡端著茶盞說道。
初柳應聲而去。
用過了午膳,又歇息了一會兒,董如怡便領著碧蘭和翠縷二人,往容妃那裡去。
因為,容妃住在下四宮裡,所以,董如怡還要穿過御花園的一個角。
正好天氣也不錯,董如怡領著琛兒和平兒一起過去,順帶著散散步。
至於珞兒能吃能睡,這會兒還沒睡醒,董如怡留了初柳和奶孃以及泰嬤嬤一起照應著。
出了門,董如怡也沒坐轎攆,只是領著孩子們邊走邊玩兒,不料,卻是在剛進御花園的時候,遇到了挺著大肚子的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