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太后一聽,更是冷笑。
“就憑她,也配肖想皇后之位,只要哀家在一日,皇后之位,就斷斷沒有她什麼事兒!”,太后冷笑。
董如怡太過聰明,不管是後宮還是前朝,要是這樣的女人真正執掌了後宮,往後,朔兒恐怕有的是苦日子過。
太后仔細一想,斂了斂眉。
“算了,這些先不說了,哀家絕不會讓那個女人坐上皇后之位的,你且放心,只要有哀家在一日,就斷斷委屈不了你們兩口子!”,太后定了定心神,說道。
朔親王妃一聽,太后還是有些油鹽不進的意思,心想:這事橫豎也急不得,為了不讓太后懷疑,這事兒還是先不提為妙。
因此,朔親王妃點了點頭。
“母后說得對,您又怎麼會委屈了我們,瞧瞧,兒臣真是糊塗了”,朔親王妃笑道。
……
到了晚上,太后用過晚膳,坐在炕頭和曹嬤嬤低聲道。
“你去打聽一下,京城的這些名門閨秀,哪家的姑娘,手段厲害些,記得,一定要是和董家不和的人家,最好是政敵,越是水火不容,越好!”,太后悄聲說道。
曹嬤嬤一聽,臉色都變了,太后這是要做什麼。
這麼多年的老主僕了,太后豈能不明白她心裡在想什麼,當即,像是解釋一般,說道。
“後宮最忌諱的,就是一支獨大,和朔兒一樣,哀家從小,也是看著燁兒長大的,燁兒從小,就比朔兒聽話,懂事地多,雖然不是哀家親生的,可哀家從來沒有把他當成外人,事事都是一樣的,連皇位,哀家都讓給他了,朔兒作為嫡出,也只是個親王”,太后回憶起來當初孩子們還小的時候,也是一臉的柔和。
曹嬤嬤不說話,太后繼續說道。
“後來,孩子們漸漸大了,燁兒也登基了,可他們兄弟,從未鬧過不和,朔兒喜歡遊山玩水,燁兒好學上進,精通政務,燁兒和皇后都是個好的,****過來請安!”
曹嬤嬤端著茶水,餵了太后幾口,太后潤了潤嗓子,繼續道。
“可是,自動董氏進宮之後,一切都變了,原本皇后和皇上雖然算不上伉儷情深,可到底是帝后和睦,而且,燁兒對後宮也是雨露均霑,整座後宮,一派祥和,幾乎不曾有過什麼事端,皇后也並非是容不得人的”,太后說著,腦海裡就忍不住回想起來當初皇后被逼死的情景。
“皇后有這樣的下場,全部都是因為這個女人,自從她來了後宮,皇帝就被她迷惑上了,對後宮也越發冷淡,皇后這樣,都是她作下的孽,都是她造的孽啊!”,太后神色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