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鈞扶顧瑾之坐下,然後吩咐小廝們開始放煙火。
片刻之後,絢麗的光芒照亮天際,五彩煙火逐一盛開,是場華麗又短暫的盛宴。
顧瑾之抬頭看著。
她眼角都是笑,問朱仲鈞:“怎麼突然想起放煙火?做這種狗血又肉麻的事,真不像你的風格。”
“可是你喜歡啊。”朱仲鈞道。
顧瑾之就不再說話了。
遠處傳來悠長綿柔的笛聲,將這煙火盛宴點綴得更加奢華。
“……我從前,對你不夠好。”朱仲鈞在她耳邊道。
這話,讓顧瑾之惶恐。
“你一直對我很好。”顧瑾之道,“是我,我對你不夠好。”
朱仲鈞搖搖頭,將她輕輕摟在懷裡。
“我總是把我認為好的東西,強行加給你。”朱仲鈞嘆了口氣,“到了這輩子,我才明白過來。”
顧瑾之心裡就生了幾分警惕。
朱仲鈞為什麼突然這麼傷感?
“……我要出征了,顧瑾之。”朱仲鈞最終道。
顧瑾之的身子,猛然就僵住了。
******
第470節偷會
記得第一次聽聞皇帝要親征,顧瑾之那時候剛剛懷孕。
當時,她非常脆弱的抓住了朱仲鈞的胳膊,希望他不要離開自己。而後,皇帝果然留了朱仲鈞在朝,輔助太子監國。
顧瑾之當時覺得很幸運。
如今,朱仲鈞又說他要出征,定是西北戰事失利。
皇帝沒有打過仗,估計也沒有卓越的領導才能。
帶兵打仗,是很考驗能力的。
十幾萬的大軍,看似很顯赫。想要組成一支鋼鐵般的人肉長城,卻需要能力。
打仗不是打群架,人多不代表就可以穩贏。
以少勝多的例子,多不勝數。
指揮一支軍隊,是非常難的。
皇帝這次出征,他親自指揮。
如今戰事失利,顧瑾之覺得是情理之中的。
天生就會帶兵的,那是軍神,幾百年難得出一位。而其他優秀的軍事家,都要靠經驗。沒有身經百戰的經驗,就想帶好一支軍隊,甚至打贏敵人,是痴人說夢。
皇帝生在宮廷,他親征的確鼓舞士氣。可是他的親征,也給真正有能力指揮軍隊的人帶來了掣肘。
“西邊戰事有些失利……”朱仲鈞見顧瑾之不說話,跟她解釋起來,“密報到京,說皇帝生了重病,已經不能上馬,需要回京靜養。臨時換主帥,對士氣影響更大。這場戰事,不會有勝利了。兵部的侍郎出任主帥。太后和太子讓我同行。主要是保護皇帝,把他安全接回來。”
他故意說得比較簡單,希望顧瑾之能放心。
顧瑾之怎麼會放心呢。
她心裡有一個念頭,總是撲閃不定。
“你說,皇帝是不是死了?”她問朱仲鈞。
朱仲鈞眉梢微跳,心情極為複雜。
“沒有。”朱仲鈞道,“太后有親信在軍中。她不信任太子,私下裡跟我說,皇帝就是生病。她讓我帶個能力卓越的大夫過去,我想了想。我想帶著秦申四過去。”
顧瑾之慢慢透出一口氣。
皇帝沒死就好。
現在。他還不能死。
“你也沒有上過戰場,萬事要小心。”顧瑾之道。
她知道,躲不過了。
於是,她不再說晦氣的話。只是叮囑朱仲鈞。
朱仲鈞就吻了吻她的鬢角。
夜。突然變涼。那瓊華也似層青霜,覆蓋在身上。
顧瑾之往朱仲鈞懷裡縮了縮。
肚子裡的孩子不知怎麼,不安分踢了她幾腳。好似在她挽留朱仲鈞。顧瑾之轉念又為自己這想法汗顏。
還在肚子裡的孩子懂什麼。
“什麼時候走?”她問朱仲鈞。
“還要準備,一個月左右。”朱仲鈞道。事情緊急,調軍也不能等太久。
行軍需要準備,不是說走就能走的。這次說是去接皇帝,可是不能對天下人言,只能說增援西征,自然要再調兵。
而將來接皇帝回來,也只需說西邊戰事大勝,皇帝擔心天下蒼生和國事,提前回京,剩下的將士在收拾殘局,不日凱旋。
顧瑾之點點頭,道:“要是這孩子能在你去西北之前出生就好了。”
朱仲鈞則笑,道: